发达地区城镇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文献综述】

发达地区城镇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文献综述】

ID:477478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8

发达地区城镇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发达地区城镇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发达地区城镇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发达地区城镇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发达地区城镇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发达地区城镇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目前的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因此就发达地区城镇而言,当务之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理论基础就是就是对发达地区城镇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以及产业集群,的研究。对于产业发展理论,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以下一些研究。产业发展理论的理论基础有:一、经济增长理论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增长因素归结为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1]以及大卫·李嘉图继承斯密以“收入分配问题”为中心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2.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代表有由罗伊·哈德罗(英)和埃夫塞·多马(美)提出的“哈德罗——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由R·索洛和W·斯旺在前一个模型基础上修正补充缩得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由道格拉斯·诺斯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制度决定论的代表);P·罗默、R·卢卡斯等人引入人力资本因素系统形成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二、经济发展理论1.经济成长阶段理论,W·罗斯托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①传统社会。②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③“起飞”阶段。④成熟阶段。⑤高额群众消费阶段。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2]。2.二元经济模式,由W·A·刘易斯在1954年提出,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较为弱小的现代工业

3、和较为强大的传统农业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3]。这个模式在当前的中国一直比较适用。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一些发达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原则有以下六个:①公平性原则。②可持续发展原则。③共同性原则。④质量原则。⑤时序性原则。⑥发展的原则。产业发展的模式,目前比较主流的有:一、产业的雁形发展模式该模式是由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提出。经过多位学者的扩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可以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现象,说明了东亚各地区经济一次起飞的客观过程。所谓的“雁形”是指经济发展中通常经过的3个阶段:国外进口—国

4、内生产—向国外出口。雁形发展模式对亚洲产业的发展固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1.在资金市场上和技术市场上对于美国、日本过度的依赖。2.区域内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经济体之间的对外出口的竞争加剧。3.存在非制度性优势阻碍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扩大。二、产业的梯度转移模式梯度转移理论,源于R·G·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另外由弗朗索·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也是一个相关理论,“增长

5、极”理论主要是指指社会经济体在特定区域的集聚而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中心区域又能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外围地区的发展。对于产业布局理论,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以下一些研究。产业布局理论依据:一、产业布局区位理论1.古典区位论,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2.近代区位理论,主要以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4],和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为代表。3.现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代表有:成本—市场学派。以E·M·胡佛为代表,主张产业区位的确定应以最大利润为目标,以自然环境条件、运输成本、居民购买力、工资、销售范围和渠道等因素为条件,综合生产、价格和贸易理论,对

6、区域进行多成本因素的综合分析[5]。行为学派。以A·普莱德为代表,主张通过分析人对环境的感知和相应的行为来对产业区位进行决策[6]。社会学派。社会学派认为政府政策、国防军事原则、人口迁移、市场变化、居民储蓄能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区位的配置。二、产业布局的比较优势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如果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交换,这将使各国或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有效利用[1]。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继承与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他证明了:决定国家或区域贸易的一般基础是比

7、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7]。3.赫克谢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他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他认为产生成本比较差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8]。三、产业布局的均衡与非均衡理论1.新古典均衡区域增长理论该理论乐观的认为,只要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依靠市场就可以使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实现共同增长。2.缪尔达尔的地理性二元结构理论缪尔达尔提出:用“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揭示了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并提出了采取政策刺激落后地区发展的解决方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