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694974
大小:317.5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25
《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考点37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考查考生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其命题角度主要有:1.要求筛选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最新知识和基本概念。2.要求筛选出阐述文中重要概念、知识的材料。论述类文章中,对概念的解说、知识的阐述大多使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有时在对有关材料的辨别或评价上,表现出阐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和难点。3.要求筛选出体现作者观点或作品主旨的句子。文章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如在对事情的评说中一般蕴含着文章的主旨,体现着作者的观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考点,主要包括客观型筛
2、选题和主观型筛选题。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预计2019年高考本考点仍然是必考考点,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强化训练。考向一客观型信息筛选整合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生态美学蔡毅“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而人们常爱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事物均可用“生态”来修饰。所谓“生态美学”,其实就是一门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生态美学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
3、活环境的关系,从审美的情感观照出发来关怀现实人生,以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构来扫荡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崇尚“人是机器”的观念所产生的荒诞感。在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新赋予自然万物以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生态美学是一种以扬弃与建设为基本品性的美学形态,它突破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从生态美学角度来看,大自然和自然之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而人的职责就是爱护它,欣赏它,利用它,让自然之美自由自在地“绽放”出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它
4、自身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其本身就是美的,只不过对于那些无审美能力、被世俗眼光和狭隘功利目的冲昏头脑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得到利益、效用和金钱,却看不到美。只有具有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欣赏以形式的优美出现的春花秋月、苍松翠柏等自然美,也才能欣赏以崇高美形式出现的大漠荒野、高山峻岭、狂风暴雨等壮美景象,还能欣赏包含理性精神、体现人性真谛、展现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精神之美。只有具备这类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主动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理性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更高级的“人化的”自然美。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怀万物生命存在的美学。早在两千多年前,
5、老子就提醒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命自然的和谐状态。庄子也认为,美并不仅仅是人的专利,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而这种美就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伸张,简称“适性为美”。庄子主张人要站在不同物种生命本性的立场上,追求和维护天下万物顺应各自本性之美的共生共在,以达到天人和谐、万物共荣。生态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不同于传统美学,它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它认为,在生物圈大家庭中,所有生物和实体作为与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的生命价值是均等的,
6、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相同的。人类作为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也并没有任意宰割剥夺天地万物的特权。生态美学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并将生命视为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从生命间的普遍联系来强调对生命的肯定。它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角度出发来探究美的内涵,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天地万物。(选自《生态美学与环保使命》,有删改)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用“生态”一词来定义美好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工程、生态农业、生态住宅、生态餐厅等词语将陆续进入人们的生活。
7、B.“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以人类为中心,后者则强调人类要以爱护、欣赏和利用大自然为自己的职责。C.早在两千多年前,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和庄子就提出了要对生命万物本性的维护、顺应的思想主张,这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生态美学的先河。D.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是有区别的,它爱天地万物,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且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在探究美的内涵上,是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要通过对繁杂的信息材料进行比较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如果说,五
8、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