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7.1力教案1教科版

八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7.1力教案1教科版

ID:47680003

大小:35.3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八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7.1力教案1教科版_第1页
八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7.1力教案1教科版_第2页
八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7.1力教案1教科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7.1力教案1教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1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分析、演示、讲解、讨论与分析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力的概念二、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实验:手握握力计、折弯铜条、棒击小球、弹簧拉钩码。以上实验可用投影仪展示,以利于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记录,分析情况。提问:以上实验都有哪些特点?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通过观看实验与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明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带领学生总结上面实验,对实验结果以及学生举例结果进行归类。老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动到静、静到动、快观察老师演示实验,观察投影仪展示试验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果:以上实验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它们有的外形发生了变化,有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学生再举出一些力的作用的例子:运动员举重、踢足球、拉车、折树枝学生明白力的概念。学生对上面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类,最后

3、归于两类:一种是物体的外形发生了变化,另一种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形变例子:挤压气球(变扁)、拉长弹簧(伸长)、折弯铜条(弯曲)、扭转塑料尺(扭转)运动状态改变:踢球(静到动)、守门员扑到慢、慢到快、方向改变等)。提问:球(动到静)、火车刹车(快到慢)、你们还能举出哪些形变的例子,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例子?火车启动(慢到快)、打乒乓球(方向改变)演示实验:带有橡胶塞,塞上有玻璃管的玻璃瓶,装满水,手握,水上升。提问:瓶子是不是发生了形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老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形变很微小,用肉眼观察不到。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得出结论:瓶子发生了形变。学生对形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三、

4、演示、思考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1)磁铁吸引铁钉;(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请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问: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得出结果:以上实验中两物体之间都没有接触。老师总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老师演示实验:木板上有一铁钉,木板后有一磁铁(隐藏),移动磁铁,铁钉运动。提问:铁钉为什么会运动?学生举例:有些衣服吸引毛发,在毛发上摩擦过的塑料尺同样吸引纸屑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得出结果:铁钉运动是因为它受到力的作用,猜测(木板后有磁铁)。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老师肯定

5、学生的猜测,总结:当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必然有物体对它施加了这个作用。学生知道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概念。让学生分析教材图8-1-1中谁是受力物体?谁是施力物体?学生通过分析,对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师做实验:(1)弹簧拉钩码。多媒体放映:(2)小车撞击绷紧的橡皮筋。(3)两人站在冰上,一人用力推另一人。带领学生讨论、分析。提问: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老师通过大量实例使学生明白:两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每一个物体即是受力物,同时又是施力物。它们的力是相互的,是成对出现的。观看实验:弹簧拉钩码时自身也被拉长;小车撞击橡皮筋时自身运动方向改变;一人

6、推另一人自身也被向后推。分析:当弹簧是施力物体时,钩码是受力物体,反之,当钩码是施力物体时,弹簧是受力物体。其他也是这样。学生明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六、课堂小结通过观看实验、投影、录像、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两种作用效果。七、课堂作业“发展空间”中的练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的现象做一个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力的现象的普遍,同时将自己在课堂学到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增加其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教学反馈】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活

7、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可通过设计观看有关力的作用的演示实验、录像以及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观察中思考、学习。学生的课堂反应积极主动,学习轻松活泼,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