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 复习资料 (新)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 复习资料 (新)

ID:47658829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30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 复习资料 (新)_第1页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 复习资料 (新)_第2页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 复习资料 (新)_第3页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 复习资料 (新)_第4页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 复习资料 (新)_第5页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 复习资料 (新)_第6页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 复习资料 (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复习资料1、我国古代最早的乐器是钥。2、以“渊鱼出听”而流传于世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演奏家是瓠巴。3、舜帝时的代表性乐舞是《大韶》,被孔子称赞道:尽善尽美的乐舞节目。4、《史记》所述:“击瓮叩缶,真秦之声”,表明我国古代乐器来自于秦国。5、黄帝时期的代表性乐舞是云门。6、在六代乐舞中歌颂大禹治水有功的乐舞是大夏。7、“弦歌”包含在雅乐这种音乐形式中。8、西周时期,常用于士大夫乡饮酒礼中的“弦歌”,又称为小雅。9、以“声振林木”而流传于世的战国时期歌唱家是秦青。10、宋元的城市小曲已完全

2、转向了以长短句为主的形式,在文学史上称为词。11、歌颂周武王伐纣有功的乐舞是大武。12、相传首创“唱赚”这一说唱音乐的是南宋艺人张五牛。13、继承缠令、缠达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宋代大型说唱形式是诸宫调。14、明清著名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是桃花扇。15、杂剧每折的主唱角色有一个。16、在元杂剧兴起之前,浙江永嘉地区流行着一种民间戏曲,称之为“永嘉杂剧”,又叫南戏。17、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理论及其详细计算方法,在音乐文化上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是朱载堉。18、“鼓琴而六马仰秣”,是春秋时代人们对

3、;伯牙琴技的赞扬。19、在楚汉战争其间,刘邦在一次战役中采用了四面楚歌的战术,巧妙取胜。20、在隋唐九、十部乐中,坐、立部伎都属于民间俗乐。21、在宋代,自己作词并谱曲的称为自度曲 。22、《海青拿天鹅》是我国创作于元代的一首琵琶曲。23、我国远古朱襄氏时,有一位名叫士达的人,制作了五弦乐器,叫瑟(五弦之瑟)。24、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印象的歌手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娥。25、公元前196年,刘邦在家乡与父老乡亲欢聚时即席所做的一首歌是大风歌。26、在汉代乐府中担任协律都尉、掌管音乐事务的是李

4、延年。27、唐代管理俗乐的机构称为教坊机构。28、唐代与“大曲”结构一样的歌舞形式是法曲。29、著名琴曲《醉渔唱晚》的作曲者是陆龟蒙30、唐代有一部以兰陵王的故事为题材的歌舞大曲,叫做代面。31、诸宫调,又称弹词或弦索。32、在首创“三分损—六十律”的是京房。33、我国明代音乐理论家朱载堉于1584年研究发明的音律名称是新法密律。34、民歌《四月里石榴火样红》反映的内容是太平天国革命。35、单弦牌子曲流行于北京地区。36、昆曲《牡丹亭》的剧作者是汤显祖。37、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赞扬秦青的歌声抚节悲歌

5、,声振林木,响遏行云。38、唐代的歌舞大曲是由一些带独立性的歌曲连缀而成。39、宋代,先作好歌词,再由乐工另配新曲的,当时称为度曲。40、“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句话出自我国古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61、关于音乐起源问题的诸多争论中,我国古代哲学家多主张模拟说。2、继承缠令、缠达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宋代大型说唱形式是诸宫调。3、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4、人们赞扬伯牙的琴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5、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音阶、调式、

6、转调的理论,即所谓“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6、唐代梨园中,选平民女有容色者入宫,教习琵琶、三弦等乐器,称为“连弹家。7、传奇剧《长生殿》的作者是洪昇。8、我国戏曲史上著名的“徽班进京”的时间是:1790。9、《义勇军进行曲》正式定为我国国歌的时间是1978年3月5日(试卷中选项应选1949年9月27日(代国歌),可能是出题有误)。10、现存的我国最早的琴曲古谱是梁代丘明所传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11、《广陵散》是一首但曲。12、“黄钟”是十二律之一。13、《听松》是一首二胡曲,作者华彦钧(

7、瞎子阿炳)。14、现存最完整的一部诸宫调作品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二、名词解释题:六律:是指只用一个变音的六声音阶协律都尉:汉武帝立乐府,使司马相如等作诗赋,以宦者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谱成乐调。但在当时为临时官名,不常设。至晋代,改称协律校尉,属太常寺。:1、代面:代面是唐代表演北齐兰陵王高长恭的故事,因兰陵王貌美,自嫌不足以威敌,故临阵必戴一面具,齐人即以此为舞,表演征战击刺之状,称为兰陵王入阵曲2、苍鹘唐宋两代时期,参军戏角色名。又称参军苍鹘3、院本金代戏剧的代表样式——院本,是“戏”向

8、“戏曲”飞跃的基础,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所谓院本,金人无说,元陶宗仪《辍耕录》卷25《院本名目》及夏庭芝《青楼集志》约略记述了它的形态。近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释云:“院本者,行院之本也。”“行院者,大抵金元人谓倡伎所居。其所演唱之本,即谓之院本云尔。4、八音:周代由于乐器品种增多,出现了八音分类法,即按制作材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5、八佾:周代礼乐制度里的规定,佾意为列,如:天子八佾(即每佾八人,共六十四人)6、四夷之乐:指来自秦、楚、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