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文及翻译B版

大学原文及翻译B版

ID:47647743

大小:94.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10-15

大学原文及翻译B版_第1页
大学原文及翻译B版_第2页
大学原文及翻译B版_第3页
大学原文及翻译B版_第4页
大学原文及翻译B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原文及翻译B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知止而后有定⑤,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⑥。物有本末⑦,事有终始,知所先后⑧,则近道矣。【译文】  大学的道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知道所应达到的理想是“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而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而后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而后才能行事思虑周详,行事思虑周详才能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世上万物都有根柢和末梢,天下万事都有结局和发端,能够明白它们的先后次序,那么,就能够接近这《大学》的原理了。【注】    ①、道:指道理、

2、原理、原则、纲领,含有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现。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为动词,即使……显明。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清明的、光明的之意。    ③、亲民:亲民,亲,当作“新”,为动词,即使……革新。    ④、至善: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的地步。    ⑤、知止:能够知道所当止的地步。指上文所说的“止于至善”。    ⑥、得:获得(至善)。《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⑦、本末:指树的根本与树梢。    ⑧、知所先后:意指能够知道和把握道德修养的先后次序。【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①;欲齐其家者

3、,先修其身②;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③;致知在格物④。【译文】  古时候,想要使美德显明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族的人,一定要先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想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人,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必先使自己的意念诚实;想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必先达到认识明确;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注】    ①、先齐其家:齐,有治理之意。家,指家族。意为使家族齐心协力、和睦平安。  ②、修其身:指修养好自身的品德。  ③、先致其知:致

4、,至。知,认识。先使认识达到明确。  ④、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据朱熹解释:“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四书注集》)【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①,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②。其本乱③,而末治者④,否矣。其所厚者薄⑤,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⑥。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译文】  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达到认识明确;只有达到认识明确,而后才能意念诚实;只有意念诚实,而后才能心思端正;只有心思端正,而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好家族;只有整治好家

5、族,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国;只有治理好邦国,而后才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开始,一直到下面老百姓,一律都要搞好自身的品德修养作为根本。一个人,他自身的品德修养这个根本败坏了,却要做到家齐、国治、天下平,那是不可能的。正如他所尊重的人反而轻蔑他,他所轻蔑的人反而尊重他,这样的事情是从来不会有的。这就叫做认识根本的道理。这就叫做认识的彻底,即是进入“知”的最高境界。【注】  ①、庶人:西周起称农业生产者。春秋时,其他位在士以下,工商皂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  ②、壹是:一。一切、一律、一概。  ③、本乱:乱,紊乱,破坏。本乱,意为本性败坏  ④、末治:意指家齐、国治、天下平。  ⑤、其

6、所厚者薄:厚,重视,尊重。薄,轻视,轻蔑。  ⑥、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之,代词。【原文】  康诰①曰:“克明德②。”大甲③曰:“顾是天之明命④。”帝典⑤曰:“克明峻德⑥。”皆自明也。【译文】    《康诰》里说:“能够有崇尚光明的德性。”《太甲》里说:“经常思念上天赋予的阐明美德的使命。”《帝典》里也说:“能够使伟大崇高的德性显明。”这些书上说的都是要使自己的美德得以发扬和弘扬美德的意思。【注】     ①、康诰:《尚书·周书》中的篇名。《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康诰》是周公封康叔时所作的文告。周公在平定

7、三监(管叔、蔡叔、霍叔)武庚所发动的叛乱后,便封康叔于殷地。这个文告就是康叔上任之前,周公对他所作的训辞。    ②、克明德:克,能够。明,崇尚。《康诰》篇原句为:“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是赞扬文王的话。    ③、《太甲》:《尚书·商书》中的篇名。太甲,商代国王,商汤的嫡长孙,太丁之子。传说太甲即位后,因破坏汤法,不理国政而被伊尹放逐。后回国复位。太甲被放逐期间,生活在民间,了解人民疾苦。复位后,励精图治,做到“诸候归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