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核心素养提升练八2.2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核心素养提升练八 气压带和风带(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代表高气压带的数码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大陆西岸容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风带是( )A.①、⑤ B.②、⑥ C.④、⑦ D.③、⑥【解析】1选C,2选D。第1题,①是赤道低气压带,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是极地高气压带。第2题,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⑤是东北信风带,②、⑤影响下在大陆西岸以沙漠气候为主;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大陆西岸形成极锋,降水多;⑥是中
2、纬西风带,在大陆西岸降水多。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完成3、4题。3.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附近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4.以下气压带中不是由于热力原因而形成的是( )①极地高气压带②副极地低气压带③副热带高气压带④赤道低气压带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解析】3选A,4选B。第3题,60°附近形成极锋,是由低纬的暖湿气流和高纬的冷干气流相遇形成的,暖气流位于锋面的上方,因该图是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可以判断甲点位于30°N附近;乙点位于90°N附近;①是暖性气流;②为极地东风。第4题
3、,①极地高气压带是因近地面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是热力作用形成的;②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来自低纬度的暖气流和来自极地地区的冷气流在60°附近相遇,暖气流被抬升形成的,是动力作用的结果;③副热带高气压带是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30°附近受阻下沉形成的,是动力作用的结果;④赤道低气压带是因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因此,②和③不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 (2018·渭南模拟)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A.暖湿B.冷湿C.热干D.冷干6.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
4、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解析】5选A,6选B。第5题,仔细读图,可知图中盛行风①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所以性质温暖;该盛行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气流性质湿润;所以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暖湿。第6题,根据南亚夏季风形成的原因可以推断图中盛行风①的成因。该盛行风①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此时南半球为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7.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
5、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解析】选D。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2019·河南联考)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的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标注线。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下列地区自1951年以来,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的是( )A.日本群岛B.中亚C.中国D.
6、东西伯利亚9.与亚洲高压1025hPa等压线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B.洋流性质C.海陆温差D.地形地势差异【解析】8选B,9选C。第8题,1025hPa等压线的位置变动反映亚洲高压的强弱及其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显示中亚地区该线位置最稳定,说明中亚地区受亚洲高压影响的冬季气候最稳定。第9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同纬度海陆之间产生温差,海陆温差越大,陆地上因气温低而形成的高压越强盛,高压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所以海陆温差与亚洲高压控制范围呈正相关关系。 (2018·青岛模拟)兰萨罗特岛(13.5°W,29°N)是西班牙西南部加那利群岛七大岛之一,
7、距北非国家摩洛哥西海岸只有100多千米。该小岛的葡萄种植有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单株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1~1.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下图示意从某角度拍摄的葡萄园里的鱼鳞坑。据此完成10、11题。10.图中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 )A.削减风速,汇集雨水B.减少风蚀,堆积土壤C.减少光照,增大温差D.汇集水汽,增大降水11.图中半圆形石墙主要位于坑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解析】10选A,11选C。第10题,由地理位置可知,该岛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和东北信风控制,沿岸寒流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