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632930
大小:31.6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1
《中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和中学高一历史教学计划范文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一、现状分析: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00人,我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县级骨干教师13人,校级骨干教师13人,其中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33人,为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的发挥其辐射作用,特制定培训计划如下:二、培养目标:通过努力,培养一支由区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区骨干教师、及各类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三、主要举措: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强教师认识
2、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师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2、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髙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让光福的孩子快乐成长起来。四、骨干教师培养1、凡被评为本年度的骨干教师,实行公开。2、学校个人制定本年度培养计划,要求骨干教师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3、每学期学校提出骨干教师到校外先进校学习、交流2-3天。4、每学年骨干教师组
3、织公开课一节,每学年骨干教师撰写有价值的论文一篇,并在区级以上获奖。5、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区教育教学培训,提高理论水平。6、学校每年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作为年度骨干教师。7、学校对骨干教师实行年度奖励,并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五、骨干教师培训(1)参加各级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2)做好名师、学科带头人带名人、带学科组活动。(3)搞好课改交流,体现教育教学新理念。(4)各级骨干教师要及时上交有特色的经验材料。骨干教师培训是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人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髙,为了全面实施素
4、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批素质髙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在本学年的校本培训工作中,加强了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并取得了一点成绩。在培训工作中,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在学年初就制定了培训计划,为了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能积极支持他们参加进修组织的集中培训,并在时间等优他们不但自己努力学习,改革创新,而且还主动指导帮助其他教师,与他们一同备课,一同研究教材,一同研究教法,并互相听课,听后能及时交流、探讨改进的方法,在他们的指导下,教师们的双科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本学期骨干教师在本校共上示范课2节,两位老师送课下乡2节。老
5、师自制的教具参评省级自制教具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总之,通过培训,骨干教师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以后还要向其他兄弟学校学习,力争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中学高一历史教学计划范文教育"XX"规划,深化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名市,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做好学科教研工作,促进全市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课程方案》及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省素质教育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
6、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殷实和谐、公平质优教育名市提供智力支持"为实践载体,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科教硏工作,全面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二基本思路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为重点,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实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与突破;实现备课优化和互补;以提高教硏水平与实效为目标,实现自身与师生的共成长。三、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全面落实福建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实施意见,规范学科教学行为。1、科学安排历史学科课程,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II与校本课程。2、硏究模块专题教学的特点,更新评价理念。(1)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教师要认
7、真学习、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课程对教学实施提出的要求,进_步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时要着眼于模块或专题的整体设计,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融入教学实践。(2)尊重教学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学常规,也要根据新课程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的工作,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与同伴、专家开展合作硏究,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