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安全专项方案

抗滑桩安全专项方案

ID:47576607

大小:1.29 MB

页数:57页

时间:2020-01-16

抗滑桩安全专项方案_第1页
抗滑桩安全专项方案_第2页
抗滑桩安全专项方案_第3页
抗滑桩安全专项方案_第4页
抗滑桩安全专项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滑桩安全专项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一、工程概况…………………………………………………………………………4二、编制依据…………………………………………………………………………11三、施工计划…………………………………………………………………………12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技术………………………………………………………14(一)、抗滑桩施工工艺流程……………………………………………………14(二)、抗滑桩施工方法…………………………………………………………14(三)、脚手架施工………………………………………………………………14(四)、钢筋混凝土挡板施工……………………………………………………21(五)、冠

2、梁施工…………………………………………………………………24(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4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6六、劳动力计划……………………………………………………………………47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48精选范本,供参考!人工挖孔抗滑桩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XXX工程位于XXXX,本工程采用“桩+压顶梁+挡板”的综合方法进行支护。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坡顶按1:1.75放坡后采用格构植草护坡。本工程边坡长度为121m,高度

3、13~17m,边坡岩性上部主要为拟建人工回填土,中下部为中风化泥岩,由于基岩面较陡,边坡可能沿基岩面折线滑动,因此,设计拟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处理。该段共布置有35根抗滑桩,桩断面尺寸为2.0×3.0m,桩中心间距均为3.5m。抗滑桩、挡土板、顶梁混凝土等级C30,护壁混凝土等级C25。抗滑桩保护层厚度70mm,挡土板35mm,顶梁30mm。本工程桩之间挡土板厚度0.30m,双层双向配筋,¢12@200横向钢筋,纵向钢筋¢12@200,均为HPB300钢筋。施工开挖时,土层及强风化基岩中采用护壁措施,作法详见大样。护壁混凝土采用C25。本工程抗滑桩设置平面布置示意图、立面、剖

4、面图及现状场地情况示意图详见下图示意。精选范本,供参考!精选范本,供参考!抗滑桩剖面示意图抗滑桩剖面示意图精选范本,供参考!精选范本,供参考!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规定,渝建发【2012】16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挖孔灌注桩管理的通知”及渝建发[2014]16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规定,深度超过16米的人工挖孔桩方案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本工程抗滑桩采用人工开挖,且深度达24米,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故编制人工抗滑桩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符合要求后用于指导本工程人工抗

5、滑桩的施工。工程名称:XXX工程建设单位:XXXX设计单位:XXX地勘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地址:(二)工程地质情况1、场地位置该工程场地位于XXX社区。汽车可直通现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较好。2、地质岩性根据调查及钻探成果分析,勘察区覆盖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坡积粉质粘土组成。岩层主要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砂岩。地层描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1)人工堆积(Q4ml)人工填土:褐色-褐红色,主要成份为强风化泥岩、砂岩、碎块石,粒径3-5厘米,最大45厘米。在公路区,成份以强风化砂岩、泥岩碎块石为主,夹少量粘性土。公路外侧填土边坡区,填土成

6、份由碎石和粘性土组成。(2)坡残积成(Q4el+dl)精选范本,供参考!粉质粘土(Q4el+dl):褐色-褐红色,可塑状。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局部含5~10%的泥岩碎石,粒径一般1~5cm。(3)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岩层(J2s)①泥岩:褐色-褐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局部含砂质较重。②砂岩:灰白色,含少量白云母,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与砂质泥岩互层分布,以石英、长石、岩屑为主。3、水文地质特征1)、地表水:场地内及周边无溪河、鱼池等地表水分布,周边地表多已硬化,排水系统完好,工程区大气降水大部分以面流的形式注入主排水

7、系统中。2)、地下水:工程序地下水按赋成介质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缝水。本场地地下水、土对混凝土呈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呈微腐蚀性。4、气象与水文情况(1)气象情况勘察区属亚热带山区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日照偏少,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同时具有春雨较早、夏长多伏旱、多秋雨、冬暖少霜雪、多云雾特点。全年无霜期320天以上。多年平均气温18.1℃,最低气温-3.7℃(1983年1月6日),最高气温42.1℃(2006年8月15日),气温垂直分带显著,长江河谷一带较周围气温高出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