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69093
大小:6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15
《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区别(有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你若有心,百炼成金——高一议论文写作攻略之文体熟知语文老师寄语: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记为难;能记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创新为难。失败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在尝试之前就把自己幽禁在失败的意识里,同学们,对于议论文写作,请坚信,你若有心,百炼成金!一、新旧知识盘点: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项目记叙文议论文写作目的通过记事反映社会生活,通过写人表现人物思想品质,通过写景、状物抒发感情。(以事动人,以情感人)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以理服人)表达方式以叙述、描写为主,辅以抒情
2、、议论(表达感受,表明观点,挖掘含义,揭示本质)和说明(对事物、环境、背景作简明介绍或解说)以议论为主,穿插记叙(以事实论据的形式出现,交代议论对象的情况或交代议论的背景)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论点:作者对所议论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应正确、鲜明。(文中的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事实和道理),应典型、确凿。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论据和论点之间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方法描写方法:人物的肖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3、,环境(景物)描写等。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法(对比论证法)。顺序或结构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顺序叙述。倒叙:后发生的事先说,先发生的事后说。插叙:叙述过程中插入某些与中心相关的情节,然后再叙述原来的事情。结构:引论——本论——结论写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解决问题中心通过写人记事反映中心(一般记叙文)或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某一事物,挖掘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并展开联想借以揭示中心(散文)。(中心——指对生活、人物的看法)中心论点是文章中心的一部分。(文章中心尚包
4、含写作目的等)阅读下面两篇文章(2011广东高考优秀作文《回到原点》),把握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回到原点(记叙文) 盛夏的夜晚蝉声聒噪,仿佛永无休止地宣泄着对热气的不满。风拢起了清凉的裙摆,明晃晃的白炽灯照着蒸笼般的教室。我随手翻开一本杂志,上面矫情的文字朝着我挤眉弄眼,空洞泛滥的描写令我的胃一阵翻江倒海。 忽然,教室后方骚动起来,同学们不怕炎热,挤作一团,各不相让。我好奇地挤过去一看,啊,竟然是两只萤火虫!有多久没见过萤火虫了呢?在童年记忆中,每逢夏夜,我都会在老家的田边抓萤火虫。在潮湿的泥土中,在
5、浓密的苇草中,在清澈的小溪旁,小半夜就能抓到大半袋。有时恶作剧地拨拉一下草丛,那瞬间飞舞起来的流萤就像繁星,带着萤绿色的柔光一直向上飞、向上飞,直至投入漆黑的苍穹,成为浩瀚星河中的一分子……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大家都散了,只剩下我还盯着萤火虫。然而它们的情况都不甚乐观:一只卧在盒子底纹丝不动,溅出的萤火已经很暗了;另一只虽说拼命地想逃出这个囚笼,但始终是有心无力。我的心一阵抽搐:怎么办?难道它们会死吗?我真不希望予我以美好回忆的流萤化作尘埃。我鼓起勇气对抓萤火虫的同学说:“你能把这两只萤火虫送给我吗?”“怎么?
6、你喜欢?你这种埋头用功的人也喜欢玩虫子?随便你拿去,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我如获至宝似的抱着盒子往楼下冲去。告别了刺眼的灯光,当我踏入花圃时,植物独有的生命气息刹那间把我包围,我的心开始平静下来。我小心翼翼地把两只萤火虫放在一片宽阔的绿叶上。当它们呼吸到自然的气息时,燃起了那熟悉的萤绿色光芒,那么纯粹,又那么充满着生命力。它们缓缓地前进,伴随着雨声清脆的坠落声,两朵萤火没入到黑暗的草丛中去了,但我仿佛还能看见那如脉搏般跳动的一明一灭,一明一灭……我直起身来,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凉的空气,顿时暑热全消。我忽然
7、觉得我们就像是萤火虫,飞进了水泥森林,从此告别了宁静的自然,耳边充斥着迷离的电子音乐,放眼过去多是无病呻吟的文字,我们渐行渐远,似乎离自然这个原点越来越远…… 但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到了原点,在浮华中回归自然的状态,在喧嚣中回归宁静的心境,更好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各种环保活动、社区文体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风起了,鼓动着我的衬衣与思绪,我下定了决心暑假要回到告别了七年的老家。我祈望着夜风能把一朵萤火吹入梦中,让我回到自然的这个原点。是夜,流萤入梦,我回到了原点。 【点评】本文是
8、一篇记叙文,由在教室争看萤火虫,由“我”讨要萤火虫,再放飞萤火虫,最后梦入萤火虫等几个主要情节构成,融入作者的议论、抒情,生动地表现了都市人渴望回到原点的集体心理。 作者擅长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体会深切,刻画精妙;环境描写亦别具匠心,开头“热气”的渲染为“回归”的渴望做了形象的铺垫,并与结尾“风起了”自然呼应,不着痕迹。回到原点(议论文) 文学创作是雨水缓缓渗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