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教案.11教案文佳

5.1.1教案.11教案文佳

ID:47560882

大小:1.56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9

5.1.1教案.11教案文佳_第1页
5.1.1教案.11教案文佳_第2页
5.1.1教案.11教案文佳_第3页
5.1.1教案.11教案文佳_第4页
资源描述:

《5.1.1教案.11教案文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肖文佳工作单位:潮阳区文光初级中学年级:七年级课程名称: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2、能初步用本节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

2、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内容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运用四个领域,本章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其课程内容有如下特点:注重动手观察,在生动的问题情境和丰富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生动的问题情境和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探索相交线、平行线的有关事实;以直观认识为基础进行简单地说理,将几何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借助平行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强化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意识, 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

3、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是课程内容标准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课本中的“议一议”、很多例题的设计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加强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二)学习重点: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三)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这座宏伟的大桥,它的两端有很多斜拉的平行钢索,桥的侧面有许多相交钢索组成的图案;围棋棋盘的纵线相互平行,横线相互平行,纵线和横线相交.这些都给我们以相交线、

4、平行线的形象.在我们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那么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哪些角?这些角又有什么特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练习1-3【类型一】对顶角的识别方法总结:判断对顶角只看两点:①有公共顶点;②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类型二】邻补角的识别方法总结:邻补角的定义包含了两层含义:相邻且互补.但需要注意的是: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互补的角不一定是邻补角.探究点二:对顶角的性质【类型一】利用对顶角的性质求角的度数练习4-9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

5、键是在图中找出对顶角和邻补角,根据两种角的性质找出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练习10方法总结:在相交线中求角的度数时,就要考虑使用对顶角相等或邻补角互补.若已知关系较复杂,比如出现比例或倍分关系时,可列方程解决角度问题.【类型二】应用对顶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练习11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对顶角的性质把不能测量的角进行转化.探究点三:与对顶角有关的探究问题练习12方法总结:解决探索规律的问题,应全面分析所给的数据,特别要注意观察符号的变化规律,发现数据的变化特征.三、课时小结这节课你学到

6、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四、作业1.课本第8页习题5.1第1、2、7题;2.请你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应用对顶角相等的例子.五、板书设计两条直线相交求角的大小(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学生经历合作探究过程获得新知,并能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