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60699
大小:18.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9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0诗五首《饮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特色。2、理解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3、品味诗歌意境及语言。4、积累文言字词。5、掌握诗歌朗读技巧,背诵诗歌。6、学习诗人的人格品质,体会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目标中的“2”“3”“5”教学难点:目标中的“3”“5”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导语前面我们学习过的《桃花源记》里面,给我们(人类)塑造一个“丰衣足食,人民安居乐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理想社会,在《五柳先生传》知道这位“安贫乐道”富有个性的东晋文学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饮酒》组诗中的第五篇,看看又给我们什么惊喜呢
2、?二、学习诗歌和诗歌的赏析方法(一)、诗文:(展示诗文)(二)、学习和赏析诗歌的方法:诗歌赏析三部曲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三.品:抓住关键,赏析写法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1、读准字音;2、划出节奏;3、说说内容。1、按节奏诵读诗歌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积累文言词汇【注释】结庐:构筑居室。人境:人类聚居的地方。尔:如此、这样。悠然:自得的样子。日夕:傍晚、近黄昏的时候。相与还
3、:结伴回家。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二.悟:联系背景,把握情感1、写作背景《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东晋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
4、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2、陶渊明简介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3、情感理解:猜猜看,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他的诗歌里会写些什么内容?读读诗歌
5、,说说你从本诗中,感悟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那句(那个词)看出来的。“心远”指的是什么?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远离官场的争权夺利和俗世。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思考讨论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
6、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因果关系)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和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
7、有何关系?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
8、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