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考题

中国文化考题

ID:47539259

大小:40.4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14

中国文化考题_第1页
中国文化考题_第2页
中国文化考题_第3页
中国文化考题_第4页
中国文化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举例说明许慎的六书说“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慎借鉴了班固的顺序和郑众的名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2、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举例:指事——“本”,金文或小篆在木下用点或横指出树根之所在本义指树根。“末”木上用一横指出树梢之所在,本义指树梢。象形——牛木水整体象形,眉,果加上额外的部件,使表意更加清楚。形声——璧,上声下形;理,左形右声。汉字的音形义当中,形相对稳定,而音和义都会有所改变。“右文说”这种理论中提到,一般是左形右声,但是右边的声旁有时也会影响字义

3、。会意——“析”以斧砍木,“伐”以戈砍人,“及”人后有手抓。加分项:六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周礼・地官・保氏》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但《周礼》只有“六书”的名称而没有对“六书”的具体阐释。直到东汉的班固才在《汉书・艺文志》里首次将“六书”细目罗列出来,《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礼》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4、”最早为“六书”逐一下了定义并运用它全面分析汉字结构的是汉代的许慎。2.方言(家乡在哪里,中原官话,郑开片,中原雅音北宋时期中原之音基本定型方言特色——豫剧语法词汇的比较)我家在河南开封,北宋都城汴梁,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对汉语方言区的划分,开封方言属于官话方言中原官话区郑开片。中原官话自古以洛阳音为正音,洛阳话与汴京话十分接近,两地流传的语音被称为中原雅音,北宋时期中原中原之音基本定型。水患和战乱也频繁侵袭开封人民,给古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使得开封人民一次次的迁出和迁入,这一

5、方面为开封话提供了向外扩展的机会,一方面又不断给开封方言注入新的语言成分和生命力。开封方言音系与普通话的比较,音调上存在一种简单的转换方法,1声变2声,2声变四声,四声变三声,三声变一声。中原官话区的部分区域(如开封、郑州、洛阳)存在子变韵现象,即普通话中的“-子”尾词,在这些地方的方言中不加“-子”尾,而增加一个[au]音作结尾。如开封:鸭子[iau],骡子[luau],鼻子[biou],筷子[k‘iau]。词汇意义差别举例:中(zhong2)普通话里“中”的意思是中心,内部,适于,不偏不倚或

6、用在动词之后表示持续状态等义。河南方言里,中的声调杜威上声或阳平,是“成,行或好”的意思。得(de2短促半音)普通话丽作实词,有得到,适合的意义。河南方言里至日子过得舒服或满意。寻(xin4)普通话里是找的意思,河南话中还表示“送给嫁”的意思成色:金币或银币中所含的金或银的量,河南方言中“成”读作入声,色为阳平,意思是能力本事。例句:老王嫌小李没成色。枯檚(kuchu)意为皱巴,不平整。不老盖儿,膝盖,不读音为阳平。不任咋儿,普通话不碍事,没关系的意思。方言特色:豫剧与京剧,评剧,越剧合称全国四

7、大剧种。诞生于河南开封及其周县,明清鼎盛,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豫剧的唱腔语言是在开封,郑州“中州语”的基础之上,融入当地方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河南方言的俗词俚语,声韵特征增强了豫剧的艺术表现力。3.诗经如何体现了西周的礼乐文化从诗经的成书,体制和内容三个方面来看它与礼乐文化的关系。从诗经成书来说,有三种说法,分别是献诗说——该说法始于东周,周天子为观察民风,了解民情,制定章典,曾建立的公卿列士献诗制度,目的在于讽谏和赞颂。。采诗说——《诗》亡然后《春秋》作,汉代学者提出采诗说,认为周

8、代有采诗制度,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到民间采集诗歌,借以了解民情。诗经中的国风大致是通过采诗的途径收集出来的。删诗说——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提到,诗经中原本有3000多篇,后经过孔子合乎礼乐制度的编辑和加工而成书的。从目的来看也是为了规范礼乐制度,用诗于政教,礼乐一体,制礼作乐实际上是通过乐的方式达到更美好的社会效果。从体制来看,风雅颂。其中雅105篇是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庙堂之外一切用于周礼的诗乐,雅是周礼的正声诗乐,教雅教颂是行礼举乐的正规训练。大雅用于飨礼,小雅用于燕礼。颂,其中大部分为周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