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胜利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娄胜利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ID:47526714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0

娄胜利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_第1页
娄胜利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_第2页
娄胜利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_第3页
娄胜利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_第4页
资源描述:

《娄胜利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五柳先生传》五三学案(老师用)班级:小组: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汇。2.品析词句,理解人物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3.体会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学习重点】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人物形象,初步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学习难点】1.通过探究五柳先生到底是谁,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及其形成的社会根源。2.通过掌握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效果,来进一步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学习方法】导学、自学、助学和合作探究相结合。【课前预习】1.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嗜()辄()吝()褐()箪()汲()

2、俦()觞()欤()黔()娄()戚()2.解释加点字词,并翻译全文(见《高分突破》79页第一大题第一小题)3.本文写了五柳先生的哪些方面?4.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堂步骤】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周学了《马说》这篇文言文,老师介绍该文的作者韩愈时,引用了苏轼的一句话:“文起八代之衰”,宋代文坛泰斗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而已。”陶渊明的文章为何能熠熠生辉?让我们通过《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穿越时空,与陶渊明对话,谈谈人生,品品好文。二、初读课文,识字断句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把学案发给了大家,

3、大家有没有按照要求去做?接下来老师给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回顾一下预习的内容。(老师在黑板上画表格)4组别一二三四五六得分合计接下来,想先请同学来读一读,谁先来?1.分读正音、句读(找三四个同学)2.全班整体阅读(要求:读音、停顿,声音洪亮。)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请找出相关语句。(学生自读,圈点勾画,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老师画表格。)小组抢答,其它补充。四、三读课文,把握形象思考: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五、四读课文,体会意图(强调关键的答题术语)主要方面相关语句形象写作意图名号不知何许人,不详其姓字,五柳树

4、,以(五柳)为号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隐士本文通过对先生名号、性格、兴趣、生活等方面的叙述,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现了归隐田园怡然自得的情怀(情感)。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志趣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生活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赞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本文通过对……的叙述,塑造了……形象,赞美了……精神,表现了……情怀(情感)六、合作探究1.五柳先生有可能是谁?请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并结合【助学材料】中提供的内容来谈谈。2.文中否定句中的“不”字有何作用?七、熟读课文,感受真

5、情【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2.《高分突破》22课习题。3.模仿本文和《老舍自传》,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自传。【助学材料】1.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4,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传记要介绍写作对象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2.东晋世风:政治动荡,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讲究门第,等级森严,追名逐利,醉心于富贵,官场充满了虚伪和欺诈。崇尚风雅、崇尚玄谈,而且讲究繁文缛

6、(rù)节。3.渊明简介: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事权贵”,而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本学期学过《饮酒》。4.代表作品:(1)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7、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3)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乃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後遂无问津者。5

8、.文学思想4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