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

浅谈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

ID:47497245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2

浅谈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_第1页
浅谈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_第2页
浅谈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沙桐2011211239[摘要]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突破了中国近代社会“中体西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超越,以及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主动汲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充分体现社会价值与人才的发展相统一,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关键词]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民国伊始,作为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面对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新时代的民国需要怎么样的教育?换句话说,民国的教育应该培养怎么样的人才?这是一个需要立即回答但是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作为对这个问题的思想结果,蔡元培于1912年

2、2月10日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该文站在一个崭新的哲学、历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民国教育,全面阐述了对民国教育的主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该文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后来成为了蔡元培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及教育行动的指南。蔡元培认为:“教育有两大别。曰隶属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专制时代,教育家循政府之方针以标准教育,常为纯粹之隶属政治者。共和时代,教育家的立于人民地位以定标准,乃得有超轶政治之教育”。他区分两种出发点与归宿点不同的教育:一种是隶属于政治的教育,包括军国民教

3、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是一种立足于眼前的、短期的、满足现实社会功利的教育。蔡元培认为,隶属于政治的教育是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就满足不了人的基本生活条件的需求。但不管怎么样,这也仅仅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如果止步于此,就会导致人与人的贫富悬殊,造成社会上的不和谐。这不是教育所追求的理想人生与理想社会。超轶政治之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站在人的发展立场,从完善人的品格角度来考虑、规范教育方面的问题,。蔡元培认为,超轶政治的教育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与隶属于政治的教育不用的是,超轶政治之教育的出发点与目标追求不是现

4、实社会的政治、物质,而是形而上的精神满足。值得注意的是,蔡元培提出的超轶政治之教育,并没有否定隶属于政治之教育的意思。只是认为,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来说,仅有隶属于政治的教育是不够的。是片面的。蔡元培认为,隶属于政治的教育和超轶政治的教育分别满足教育发展的不同方面,这是人格发展的必然需求。如此教育才是民国所需要的教育,才是发展全面人格所需要的教育。根据塑造全面人格的要求,蔡元培提出民国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他认为,这五育各有独特的功能,但又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不可偏废。

5、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1.军国民教育。蔡元培认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必须用武力自卫,打破当时国内军阀拥兵妄为的局面,“平均其势力”,必须“行举国皆兵之制”。同时,他把军事体育发展成为大学体育教育,将体育作为培养“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重要环节,大学生要有“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他要求学生“各就所好,多多运动”,锻炼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1.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是要给人以各种普通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职业训练。他把实力主义教育当作富国强民,发展国家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他认

6、为实利主义教育,不仅可以使人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锻炼人的思维,使之“臻于细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培根曾说:“学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理解上是一致的。2.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提倡“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接近于是矣。”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道德观念,他提倡这种道德观念与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相对抗,希望通过公民道德教育使人从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具有反封建的重大进步意义。3.世界观教育。

7、世界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超乎现实之观念,而达于实体世界之最高精神境界。蔡元培的教育目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不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这表示了他对当时封建传统教育的否定,确定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4.美感教育。蔡元培首先提出美感教育即美育,在我国把教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美育是继承了我国礼、乐教化传统,又着重汲取了西方近代教育的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他指出美育的作用在于“陶养吾人之情感、使之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美育可以陶冶感情,使人日趋高

8、尚:可以去私忘我,超脱利害;可以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去掉生活恶习,从而美化人生。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康德哲学。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与超轶政治之教育的观点,即是对康德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划分的进一步演绎。他根据康德哲学关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划分,把教育也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