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91382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2
《基础写作考试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写作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20分)写作含义v写作,是一种思维的物化过程。形式上看,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记写思维成果的行为活动;本质上说,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和抒发,而且也是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创造性劳动过程。观察的含义:v观察是写作主体凭借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其他身体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认知过程,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因而又被称为“思维的知觉”。进程观察(动态观察)所谓进程观察,对事物的变化进程进行跟踪观察,它强调的是事物的连续性和递程性。何为感觉•感觉,是指
2、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有一些感觉是在外界信息刺激下临时的本能的反应。想象的含义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它是人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自始自终不舍弃具体的感性形象的一种思维形式。它以表象为工具,通过联想、再现、想象来组成形象画面的思维活动。它是文艺创作主要使用的思维形式。灵感思维是指人们在科学或文艺创作中,突然出现的、瞬间即逝的顿悟、理解、豁然开朗的一种思维形式。高调叙述指作者关注或关怀他所叙述的人和事,对他所叙述的人的遭遇做出情感和
3、情绪上的反应。写作受体指写作成品的阅读者,即具有对文章进行破译、解读或再创造能力的人。心理描写是对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它包括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心态、幻觉、意识流等。二、简答(18分)感受与观察的异同•感受与观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观察侧重于客观方面,着眼于捕捉客体的具体形貌;感受侧重于主观方面,感受着眼于主体的情感活动。•感受与观察又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面。无论观察或感受,都需要作者具有开放的五官。•感受往往需要以观察为前提,观察越广泛、越仔细,感受就越丰富、越深
4、刻。此外,感受与观察往往融合在一起,观察中有感受,感受中有观察。想象的本质特征想象是“旧材料的新综合”想象可以创造,但不能无中生有。想象是“旧材料的新综合”。其源头是大脑储存的外界事物的表象,是思维对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并且重新将它们组合成新的形象的过程。想象中的形象不管新奇到什么程度,归根到底还是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想象的原则l反常合道。想象要标新立异,贵在“反常”,即突破一般的常规,超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但“反常”并不是“离谱”,而是合乎逻辑,令人信服的。即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激发灵感思维的条件第一,
5、进行创新思考,激发灵感,需要给自己提出某个任务,或难以解决的课题。第二,相关经验和知识积累越丰富,灵感产生的机遇就越大。经常性的坚持写作,就会积累写作经验和知识,有助于培养灵感思维。第三,要对问题作较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培养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把灵感逼出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条件(1)丰富的信息储存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条件。(2)要克服思维定势。(3)只有进入思维对问题的求解过程中才会出现创造性思维。结构的要求:(一)合理: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二)合意:要为表现写作主题服务(三)合体:要适应不同文体
6、的特点(四)要完整、均衡、严谨(五)结构贵在曲折变化三、分析题(22分)想象中联想的规律l所谓联想,是指感识或回忆某一事物连带起其他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一)接近律:l病——打针、吃药l打雷——闪电、刮风、下雨l家族——夫妻、父母、子女(二)相似律:A、形似猫——虎;猿——猩猩——各种猴子B、神似吝啬:夏洛克——葛朗台l拟人手法石头,柳枝,荷花,松、竹、梅C、质同l甜l酸l辣l硬l软三)对比律l真善美——假丑恶l幸运——不幸l高兴——悲伤l花开——花落l风平浪静——狂风巨浪闻一多《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
7、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闻一多《死水》中联想规律的运用:l联想一般有三种,相似、相近、相反。《死水》第一节,死水,破铜烂铁,剩菜残羹,联想在相同方向上运行,主要用了相似、相近的联想。这样的联想,是丑的强化,已经是绝望了,还要让它更加丑恶、破铜烂铁,剩菜残羹,就更加令人恶心了。l第二节中,不仅有相同方向的联想,还有相反方向的联想。“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腐朽的变成珍贵的,向相反方向联
8、想,而从绿色到翡翠,又是相近的联想。“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也是类似,从铁罐到桃花,是相反方向的联想,从铁锈之红到桃花的联想,又是相近的联想。“油腻”变成“罗绮”,“霉菌”变成“云霞”,也是这样,双重联想,正反交织,既十分奇特,又十分畅通。闻一多的《死水》,把对于整个中国现实的感受集中到“死水”这样一个意象上,以这个意象为核心,派生出一系列的意象来,这些意象,既有相近联想,又有相反联想。从而构成互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