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试题

传染病学试题

ID:47488988

大小:125.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1-12

传染病学试题_第1页
传染病学试题_第2页
传染病学试题_第3页
传染病学试题_第4页
传染病学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A1题型  1、若干寄生虫感染引起宿主对重复感染具有免疫,但宿主体内寄生虫并未完全被消灭,而是维持免疫低水平,这种免疫状态称为C  A、消除性免疫  B、带虫免疫  C、伴随免疫  D、获得性免疫  E、保护性免疫  2、人体能够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  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B、特异性免疫功能  C、预防用药  D、注射疫苗  E、增强体质  3、人工被动免疫后,其免疫力A  A、立即出现,持续2-3周  B、立即出现,持续1个月  C、立即出现,持续2个月  D、在1周左右出现,持续2-3周  E

2、、在2周左右出现,持续1个月左右  4、传染病预防中,下列哪种不属于被动免疫制剂D  A、人血丙种球蛋白  B、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  C、抗毒血清  D、麻疹病毒  E、胎盘球蛋白  5、隐性感染增加时,其临床主要意义是E  A、显性感染增加时  B、轻症病人增加  C、潜在性感染增加  D、病原携带状态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6、感染过程中可出现的表现,最易识别的是C  A、潜在性感染  B、亚临床感染  C、显性感染  D、慢性病携带者  E、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7、引起医院内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

3、有A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立克次体  E、螺旋体  8、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C  A、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易感者  D、隐性感染者  E、受感染的动物  9、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C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10、中华人名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甲类传染病是D  A、鼠疫、狂犬病  B、黑热病、鼠疫  C、炭疽、狂犬病  D、鼠疫、霍乱或副霍乱  E、霍乱或副霍乱、狂犬病  11、构成传染过程必需具备的

4、三个因素是A  A、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B、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C、病原体的数量、吞噬作用、特异性定位  D、病原体、人体和病原体所处的环境  E、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作用  12、传染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流行的扩散有其积极意义?C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病原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在性感染  E、显形感染  13、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为C  A、潜在性感染  B、病原体被消灭  C、隐性

5、感染  D、显性感染  E、带菌者  14、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D  A、咽试子或大便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B、临床轻症损害的体征发现  C、非特异性免疫,如补体、溶菌酶等检测  D、特异性免疫的检测  E、病理检查  15、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C  A、有助诊断  B、预测病情  C、确定检疫期  D、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E、推测预后  1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一环节为主C  A、隔离治疗病人  B、隔离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疫苗预防接种  E、接触

6、者预防服药  17、为预防的目的,降低人群易感性主要通过C  A、病后免疫  B、隐性感染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免疫人群移入  E、病原体的变异  18、病原体不断侵入血流并在血中繁殖产生毒素,表现出严重中毒症状时,应诊断为B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变应性亚败血症  E、脓毒血症19、病原体在感染局部繁殖或死亡时产生的毒素,不断进入血流引起全身功能失调及中毒性病理变化的是A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变应性亚败血症  20、下列哪一

7、种细菌感染症的临床表现最严重C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变血性亚败血症  21、脑膜刺激征是指D  A、头痛、呕吐、血压增高  B、皮肤感觉过敏、狂躁  C、惊厥、据食、尖叫  D、颈硬、克尼格、布鲁金斯基征阳性  E、发热、头痛、昏迷  22、在传染病的预防中,以下哪种属于被动免疫制剂B  A、卡介苗  B、白喉抗毒素  C、低盐半流食  D、牛痘苗  E、麻疹减毒活疫苗  23、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农村不应超过:A  A、6小时  B、8小时  C

8、、10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24、以对症治疗为主的传染病是:E  A、钩体病  B、艾滋病  C、伤寒  D、恙虫病  E、霍乱  25、在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是:A  A.表面抗体(抗HBs)  B.核心抗体(抗HBc)  C.DNA多聚酶(DNAP)  D.Dane颗粒  E.e抗体(抗HBe)  26、乙型肝炎病毒属于B  A、RNA病毒  B、DNA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EB病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