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文训练

课外古文训练

ID:47482214

大小:620.50 KB

页数:81页

时间:2020-01-11

课外古文训练_第1页
课外古文训练_第2页
课外古文训练_第3页
课外古文训练_第4页
课外古文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古文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8《课外文言文阅读》【福建省龙岩市】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患盗论刘敞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①盗可除乎(    )②衣食不足(   )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

2、(    )8.下列句子中的“或”与“或问刘子曰”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而或长烟一空B.或王命急宣C.或以钱币乞之 D.或异二者之为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⑴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⑵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10.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3分)【广东省】二、(二)(9分)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

3、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B.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C.必无所疑乃已/惧其不已也D.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11.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3分)81/81【广西崇左市】三、(三)古文阅读(4分)桑干枝水又①东流,长津委②水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③水,渊潭相接,水至清深,晨凫④水夕雁,泛滥其上,黛甲素鳞⑤水,潜跃其下。俯仰⑥水池潭,意

4、深鱼鸟⑦水,所寡惟良木⑧水耳。【注】①桑干枝水:今称黄水河。②委:弯曲,曲折。③浦(pǔ):湖泊。④凫(fú):野鸭。⑤黛甲素鳞:代指鱼鳖等水族。黛:青黑色。素:白色。⑥俯仰:代指“观望”。⑦意深鱼鸟:寄深意于鱼鸟,物我交融。⑧寡:少。良木:美木。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桑干枝水又东流()水至清深()16.短文描绘了两湖什么样的景色?(2分)【广西桂林市】三、(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分)言志①《论语》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⑥善,

5、无施⑦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注释】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知。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做侍。③盍:何不。④裘:轻暖的皮袄。⑤憾:遗憾。⑥伐:夸耀。⑦施:表白。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B.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D.无施劳(功劳)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B.愿闻子之志C.策之不以其道D

6、.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12.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3.“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81/81【广西梧州市】二、(二)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滇游日记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②,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石,

7、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选自《徐霞客游记》)【注释】①[削]陡峭②[陨]坠落③[摧]崩裂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⑴有洞东向()⑵无逾此者()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18.阅读选文和《三峡》两篇文章,指出它们在描写山势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贵州省遵义市】二、(四)四知(10分)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

8、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