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腹腔分流

脑室腹腔分流

ID:47481779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1

脑室腹腔分流_第1页
脑室腹腔分流_第2页
脑室腹腔分流_第3页
脑室腹腔分流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室腹腔分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把一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体内,将脑脊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中吸收,简称V-P分流术,是现在最常用的分流手术。适应症:1.交通性脑积水。    2.先天性脑积水。    3.正常压力脑积水(NPH)。    4.颅后窝占位引起脑积水,肿瘤切除后脑积水未解除。    5.重置分流管。禁忌症1.脑室内出血未吸收,脑脊液红细胞计数升高。    2.颅内感染未控制。    3.腹膜炎反复发作。    4.早产儿。术前准备:    1.手术前常规检查。    2.头颅CT和MRI,了解脑室扩大程度。CT显示脑室周围低密度区,MRI的T2加权像显示脑室周围高

2、信号区;额角圆钝。    3.如果有脑室出血或感染,需要进行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    4.如果有脑室外引流,建议手术前6~12h夹闭引流管,便于放置分流管。    5.手术前1d给予广谱抗生素。    6.分流管的选择。根据用途不同,分流管的品种很多,主要的有:①抗虹吸装置:防止病人直立时发生虹吸。②肿瘤过滤器:用于防止肿瘤经脑脊液转移至腹腔或血管种植。③可在体外调控瓣的压力,调节脑脊液排出速度分流管。根据病人颅内压的具体情况选择高、中和低压管。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通常使用中压管,以减少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率。操作方法及程序:    1.气管内插管,全身

3、麻醉。切皮前30min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    2.病人仰卧,右肩下垫垫枕,头转向左侧(通常选择右侧脑室穿刺)90°。    3.穿刺部位    (1)枕部钻孔:中线旁3~4cm,枕外隆突上方6~7cm(如枕外隆突的定位不准确可导致置管位置不理想)。    (2)额部钻孔:穿刺点位于中线旁2~3cm,约为眼球前视时瞳孔中心线处,冠状缝前1cm。    (3)后顶部钻孔:置管入三角区,耳郭上2.5~3cm、后方2.5~3cm。    4.选好穿刺孔,头部做直口或小马蹄形切口。颅骨钻孔,颅骨孔的直径根据分流管的贮液器体积而定。    5.穿刺通路和脑室内置管。切开硬

4、脑膜,选择无血管区作为穿刺点。    (1)枕部钻孔:对没有巨颅症的病人,成人刺入长度通常为10~11cm,儿童脑积水刺入长度通常为10cm。分流管头端位于额角、室间孔前2~3cm为佳。    用带金属导芯的脑室导管穿刺,穿刺进针方向先指向脑室前额中央,眉间上2cm。带导芯脑针刺入5~6cm后,拔出金属导芯,有脑脊液流出,证实导管确在脑室内,再继续送入剩余的长度。    应防止脑室导管进入脉络丛丰富的颞角,避免分流管头端放在室间孔后部脉络丛附近,增加分流管堵塞的风险。用神经内镜辅助可以精确地置管。    剪取适当长度的脑室端导管,接在贮液器的接头上,确实结扎固定。

5、把贮液器座放入颅骨钻孔内,并用不吸收线与骨膜缝合固定。再将阀门近端接在贮液器出口的导管接头上。注意阀门上下方不能颠倒,阀门小泵室上所标定的箭头方向指示脑脊液分流方向。此时可暂时阻断导管,不致使脑脊液流失过多,但不能损坏导管、阀门。    (2)额部通路:将分流管垂直刺入脑表面。大约在冠状平面内指向同侧内眦,在前后方向上指向外耳道。    刺入深度:带针芯刺入,直到脑脊液流出(深度应<7cm),脑室明显扩大,深度3~4cm。注意:如果进针过深(≥8cm)才达到脑脊液,针尖很可能进到了蛛网膜池(如桥前池),需要避免。    6.分离皮下隧道。腹腔导管从头部切口经耳后、

6、颈部、胸部到达上腹部。皮下隧道较长,如穿通困难可分2~3次打通。第1个切口在乳突下方,第2个切口在锁骨下,第3个切口在右上腹剑突下。用钝头金属导子,分段通过皮下深层分离,制成一条皮下隧道。    7.安装腹腔导管。导管近端与阀门出口相接,远端通过皮下隧道进入右上腹部切口。导管在颈部最好有一弧形弯曲,以保证颈部活动时伸展。    8.腹腔导管末端放置    (1)腹腔导管置于肝脏膈面。在腹部剑突下,做旁正中切口或正中切口,长5cm左右。按层切开腹壁、腹膜后组织,暴露肝脏左叶,将腹腔导管末端放置于肝脏膈面之上,目前较少采用。    导管在腹腔内长度约10cm,最好选用

7、末端侧壁有裂隙口的导管,以减少管腔闭塞的机会。将导管缝在肝圆韧带上,防止脱落。导管一旦脱落,离开肝脏膈面,游离在腹腔内,极易被大网膜包裹而阻塞。    (2)腹腔导管置于游离腹腔内。腹部切口可在上腹部或下腹部中线或旁中线,长约3cm,最好避开阑尾炎手术切口。进入腹腔后,将导管末端送至腹腔内,导管末端最好有多个小圆孔开口,尽量远离腹壁切口,也不可在腹膜切口附近盘曲,一般放入右(或左)侧髂窝内。腹腔内的导管游离长度一般为30~40cm。    患儿的腹腔内导管至少要30cm长,以保证成长的需要(腹腔导管总长度为120cm)。    用腹腔镜把导管末端放入小网膜囊内,可

8、以减少管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