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79967
大小:49.7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1
《弘扬工匠精神 让鲁班文化撑起建筑业的脊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弘扬工匠精神让鲁班文化撑起建筑业的脊梁——《建筑时报》专访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涛先生6月16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主办、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史志与企业文化分会承办的全国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拉开帷幕。为此,《建筑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涛先生。在建筑行业工作了40余年的吴会长依然保持着建筑人特有的耿直与爽快,他对加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情有独钟,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记者:吴会长您好。作为中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建筑人的心里一直有个深深的委屈,就是为什么建筑业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做
2、出了巨大贡献,但整个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却一直难尽人意?吴涛:确实,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深思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的建造技术、科研水平、项目管理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少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之列,但行业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业规则。这一方面由于不少企业追求品质、诚信经营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内化为行为规范,远没有形成职业习惯。另一方面,市场上的一些违法违规操作与现场的质量通病不时给行业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前些年频频出现的“黑心包工头”、“老赖”、“豆腐渣工程”、
3、“楼脆脆”、“桥塌塌”、“瘦身钢筋”等事件,经报刊、网络大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严重损害了建筑业的形象。另一方面,不能不看到由于长期以来行业主管部门一直比较重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政策指导,对行业和企业的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致使行业的文化建设严重滞后,缺乏软实力,正能量和主旋律没有得到及时广泛宣传,很多感人的故事报道不足,好事不出门、事故传万家。近些年来,一些企业虽然开始重视和打造企业文化,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经营方针、员工守则,但是,总体上相当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只是一些口号,停留在外部形式的层面。全国大大小小近十万
4、家企业,真正重视品牌形象、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企业比重很小。“文化文化,纸上写写,墙上挂挂,领导开会说说,上级来了夸夸”基本上是很多企业文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建筑人的艰辛和付出,建筑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贡献,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了解和应有尊重,其信誉和地位长期处于弱势。正是看到了这些问题,中国建筑业协会酝酿多年之后,于今年1月7日正式成立了建筑史志与企业文化分会,力图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构建行业文化、宣传行业精神方面有所担当。文化建设既是全行业的需求,也是每一个企业的责任。建筑史志与企业文化分会的定位:一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
5、有关建筑业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联合有关媒体向政府部门及时提供行业文化建设的信息。二是探求行业健康有效发展的规律与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向政府提出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三是调研不同企业发展的规律和文化建设,在全行业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与精神。四是开展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交流与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五是研究行业与地区的建筑发展史,关注企业家与普通员工的成长。记者:建筑史志与企业文化分会的成立大会上提出了一句振奋人心的话:“弘扬工匠精神,传承鲁班文化”,中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吴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6、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今年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加强文化建设和弘扬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也为各行各业加强文化建设找到了灵魂,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对我们这个劳务密集型的传统行业来说,更为重要。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对于中国建筑行业而言,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就是鲁班文化。鲁班文化的
7、鲜明特点具有三大精髓:一是精湛;二是勤奋;三是创新。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建筑业的挑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工匠精神和传承鲁班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对新时期建筑业持续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鲁班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工匠和杰出发明家,他集匠心、师道、圣德于一身。他巧技制胜、规矩立身、授业解惑、至善于人、创新垂法、博施济众,给我们民族留下了更为崇信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实物创造和生产。历史是根,文化是魂。30年前,我们创立了鲁班奖,在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鲁班文化得到了较好体现。但近年来,部分企业申报鲁班奖时掺杂了更多的功利主义,而忽视了对鲁班
8、文化的传播和企业经营理念的提升。另外,由于规模名额限量,更多的企业没有机会和能力申报鲁班奖,鲁班文化对这些企业的影响非常有限。因此,鲁班精神还没有实质性地成为全行业的文化认同、价值追求,甚至有不少从业人员根本就不了解鲁班文化。 因此,大力开展“弘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