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

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

ID:47479169

大小:4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1-11

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_第1页
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_第2页
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_第3页
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_第4页
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姜彩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期摘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索鲁迅与丰子恺儿童教育观的异同。鲁迅“以幼者为本位”的儿童观是以进化论为思想基础的,而丰子恺的儿童崇拜论则是在对艺术的崇仰和对佛教教义的思考中逐渐形成的;丰子恺认为儿童的长大是一种“退化”,而鲁迅将儿童的成长看作必要的发展;在关于儿童教育的“大人化”问题上,丰子恺的总结比鲁迅所批评的“少年老成主义”更系统更具体,因而也更具实践性;承担教育责任的成人在丰子恺笔下是儿童的崇拜者,而在鲁迅那里则是引导者,是生命“过

2、付的经手人”;丰子恺更偏重艺术教育,且有排斥科学教育的倾向,而鲁迅主张一种结合智育与美育,贯通科学与人文的大教育思想。关键词:鲁迅;丰子恺;儿童教育  鲁迅与丰子恺曾先后翻译过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丰子恺还为鲁迅小说作过很多连环画,但他们之间的交往并不多。实际上,对儿童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才是鲁迅与丰子恺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对儿童教育的思考伴随着鲁迅一生,成为他思想体系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从少年时的感性经验,到成年后的躬身实践,从理论上的翻译倡导,到创作中的深刻表现,无不包含着鲁迅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切关注。而丰子恺创作的儿童

3、漫画与儿童文学作品已然成为广受喜爱的珍品,他对儿童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至今仍有启发意义。可以说,在现代中国,鲁迅与丰子恺同属对儿童倾注热情最多的作家,然而,在建构现代儿童观和思考儿童教育的问题上,他们却显示出不同的特色,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一、儿童的纯色与杂色  人的发现、妇女的发现与儿童的发现并称为西方近代的三大发现。鲁迅在留日时期就有了人的发现的思想,而对于儿童的发现则经过了漫长的酝酿期,到1918年《狂人日记》中的“救救孩子”才算正式开始。鲁迅是在进化论的视野中看到了后起的生命更近完全,更有意义,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了

4、他的“以幼者为本位”的儿童观。而当鲁迅呼喊“救救孩子”,并思考“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时,丰子恺正沉浸在对绘画和音乐的学习中,并立志以“美育”作为建构人生理想国的途径。1921年丰子恺赴日留学时正值日本童心主义文学艺术的全盛期,这种氛围促使他将艺术与童心联系起来,在对艺术的崇仰中发现了童心的可贵,为确立儿童本位观提供了契机。当他以居士身份皈依佛门之后,更是以佛家教义作为安身立命的宗旨。正如论者所言,作为艺术家和佛教居士的丰子恺,其儿童观“与他一贯坚守的纯艺术观和趋向佛理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说,他的儿童观正是在佛家“

5、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命题中形成的。这使他确信儿童生来就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是世间的种种规范对他们造成了束缚和异化。而以进化论思想为根底,并对“赤子之心”充满渴望的鲁迅,也认为儿童生来应该是纯洁的,他们的“坏”主要是“娘老子教的”。因此,在相信儿童天生是纯洁的这一点上鲁迅和丰子恺可谓殊途同归。..但在对于儿童的认识方面,鲁迅比丰子恺显然要复杂得多。他的思想也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有所变化。就儿童观来说,鲁迅在1923年之后渐渐显露出对于儿童的失望和怀疑,并在《孤独者》中出现了对于儿童到底是环境教坏还是原本就有恶的胚胎

6、的争论。这表明鲁迅先前深信不疑的进化论思想已经受到了质疑和挑战。由于鲁迅对儿童问题的思考显示出不断探索的动态特征,而丰子恺的儿童观自确立之后就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这就使鲁迅的儿童观呈现出更为丰富驳杂的色彩。  如果说丰子恺笔下的儿童几乎都是健康的、天真的、完全的,因而显示出单色调的话,鲁迅笔下的儿童是杂色的。鲁迅作品中,既有闰土、阿发那样在自然天地中成长的小英雄,也有阿毛、宝儿那样默默被吃的小生命;既有堆雪人的纯真孩子,也有拿着干芦叶喊“杀”的儿童;既有奴才相的儿童,也有流氓样的儿童;既有穿着斯文的长衫,躲在大人后面偷偷看

7、的中国儿童,也有大笑大叫活泼好动的外国儿童。因此,在鲁迅笔下,儿童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笼统的指称,他们是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活生生的生命。他们会随着家庭环境、文化氛围与教育方式的差异而显示出不同风貌。丰子恺不愧是一个儿童的崇拜者,童心的赞美者,在他笔下,即便是五哥哥、乐生那样的顽历儿童,也显出非凡的创造性。而鲁迅一方面也渴慕儿童的天真,另一方面又是不幸儿童的同情者,同时也是顽劣、滞钝儿童的批评者。而后者正是教育的结果,是文化的濡染所致,这就使鲁迅对于儿童的批评具有了文化批判的意味。  二、儿童的成长与退化  鲁迅常常把

8、中国的儿童和外国的儿童相比较,借以批判中国的儿童教育方式,进而批判中国文化。在他看来,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儿童。而丰子恺却主要是把儿童与成人相比较。他笔下的儿童与成人是截然相对,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人。他认为儿童“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