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51350
大小:29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7
《中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隐私受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隐私受保护一、选择题[xx•宁波]《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此法中关于“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即使无所得高也可罚百万元”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B.受教育权C.财产权D.隐私权【考点】99:隐私权.【分析】该题考查隐私权等相关知识;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个人隐私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征,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解答】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
2、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题文中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是侵犯了隐私权的体现,因此答案选D.排除错误的ABC.故选D.[xx•烟台]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的许多信息。省地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对此,我们应该( )①为了保护隐私而拒绝上网②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避其所短、扬其所长③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④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的隐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考点】99:隐私权.【分析】本题考查保护公民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解答】个人信息属于公民隐私.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还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要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泄露个人隐私,②③④正确;①做法错误,没有全面认识网络的作用,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故选D[xx•威海]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它保障了公民的( )A.隐私权私有财产权B.隐私权智力成果权C.姓名权智力成果权D.姓名
4、权私有财产权【考点】99:隐私权.【分析】本题考查公民隐私权和财产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解答】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隐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体现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表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A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未体现法律对公民智力成果权、姓名权的保护,BCD排除.故选A[xx•齐齐哈尔]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部分商家为谋求个人利益,贩卖客户信息,该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受教育权B.
5、隐私权C.智力成果权D.知情权【考点】99:隐私权.【分析】本题考查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禁止非法泄露、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解答】部分商家贩卖客户信息,该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不符.故选B[xx·黄冈]调差显示,55%的人将证件复印件给相关机构时,从不注明用途;47%的人经常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不加处理;超过27%的人在停用、注销手机号时,甚至不变更绑定的手机号。这( )A.说明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根本没有任何保障B.说明我国部分公民亟待增强隐私保护意识C.是造成电信网络诈骗事件频发的唯一根源D.是因为我国公民对建
6、成网络强国充满信心【考点】9A: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分析】本题考查公民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解答】题文材料中反映了部分公民不懂得保护个人隐私,随意泄露个人隐私现象严重,亟待增强隐私保护意识,保护自身隐私权,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且不符合题文主旨;C“唯一”说法绝对,排除;D观点不符合题文主旨,排除.故选B[xx•随州]自2016年7月15日起施行的《关于规范居民身份证使用管理的公告》要求,对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个人,要列入不良信用记录“黑名单”库。这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 )
7、A.姓名权B.肖像权C.生命健康权D.人身自由权【考点】98:姓名权;97:肖像权.【分析】本题考查姓名权.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解答】《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据此判断,题文材料中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实质是缺乏他人姓名权,A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未体现肖像权、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BCD排除.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