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

杨敏 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

ID:47421663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3

杨敏 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_第1页
杨敏 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_第2页
杨敏 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_第3页
杨敏 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杨敏 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杨敏*原载于《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专栏(郑杭生教授主持)文章之一。30年的持续转型变迁,经历了重建生活、再创历史,我国社会发生了一场巨变。中国社会学有幸与这一历史性过程相遇,赢得了学科发展的“大时代”。在中国社会学的学科本土化和中国化的巨幅画卷中,社会学理论得以展现它的抱负和追求。回视30年轨迹,中国社会学理论表现出一种基本态势——在时代的社会实践中穿行、与现代性的快速流变竞跑,通过现实生活激发的创新动力,使自己不断更新已往的成果。同时,几乎在中国社会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上

2、,中国社会学理论都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对中国社会学的重大领域、主要分支领域、应用研究或专题论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一、恢复重建至上世纪末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及动向约从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重建到世纪末的20年间,是中国社会学理论重新奠定基础和快速推进的阶段,理论研究的重大题材主要集中在:第一,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学者们主要涉及了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学学科的理论体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价值中立”等问题。特别是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上的探讨和争论,在相当时期内对中国社会学的重建起到了很

3、强的推动作用。学者们指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直是它的创始人以及后辈社会学家力图明确回答而又不容易回答清楚的问题(郑杭生等)。总体上看,较有主导性的观点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如“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费孝通),“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也即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郑杭生)。第二,关于社会结构研究。自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社会结构一直是一个热门研究领

4、域,主要内容涉及社会结构的基础性研究,如社会结构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不同理论流派有关社会结构的基本观点等;社会结构的动态研究,主要从历史的、变迁的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动态平衡、内外扰动因素、结构重组、结构变革等对社会结构动态变化给予分析;社会结构的优化研究,涉及了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的优化趋势、失衡现象、负面影响及其问题解决等。其他研究还涉及了城乡社会结构、利益结构及其制度体系、群体利益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等。第三,分支社会学理论研究。如社会信任理论,包括对西方社会信任研究述评、中国人人际信任、中国企业组织中的信任关系

5、、中外社会信任比较研究等;社会资本理论,对西方相关成果的引进、介绍和评论,从社会资本视角对中国私营企业家群体、乡镇企业组织及其他社会团体的研究等;社会网络理论,涉及了西方社会网研究、社会网理论与社会分层、社会网络资本与社会流动,以及城市家庭网络现状和变迁、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社会经济地位与个人网络资源的关系等研究。进入本世纪后,在组织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区、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中,这些分支社会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第四,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与构建。社会学恢复重建至上世纪末,我国社会学理论研究领域形成了三个有中

6、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其一是“社会运行论”。1985年7月,“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一观点的提出(郑杭生),开创了我国理论社会学有关“社会运行”研究的先河,在其引领下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社会运行论”是我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初期的第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由中国社会学家自觉提出来的最早的一个系统化的社会学理论体系”(谢立中)。这一理论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及区分原则、社会运行五大机制、社会指标理论及应用、社会学史和社会思想史等作了

7、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二是“社会转型论”。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有学者明确提出了“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社会转型”等(如郑杭生),开始了社会转型研究。在我国学者的关注下,“社会转型”逐渐成为对当代中国社会现代性变迁进行描述、刻画和分析的框架性视角。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后期,郑杭生及其学术群体在研究中形成了“社会转型论”,对社会转型的涵义、社会转型效应、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社会转型度”和“社会转型势”、社会转型与新型现代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三是“学科本土论”。19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已有一些

8、研究,涉及了社会学本土化的必然及趋势、社会学中国化过程,社会学本土化与国际化、全球化、西方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等。上世纪末,郑杭生等在研究中提出了“学科本土论”。这一理论通过论与史的一体性研究,在时空跨越中展现出世界各国的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