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26869生科何广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棘腹蛙的特性与养殖摘要:棘腹蛙(学名:Ranaboulengeri)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主要生活于多石块的山溪以及水塘内。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700至19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宜昌。关键词:两栖纲,棘腹蛙,繁殖生物学,中国1、棘腹蛙形态及习性棘腹蛙俗称石梆,一般体长为50~124mm,雄大于雌。生活时为棕褐色,四肢背部有深色横纹,腹面色浅,两眼间有一条黑褐色横纹。皮肤粗糙,整个背部及体侧有分散的疣粒,雄蛙胸腹部布
2、满大小黑疣,且背面每侧有两条紫红色雄性线,腹面无雄性线。前肢为四指,指端呈球形,指间无蹼。后肢为五指,指间全蹼,指端球状。股胫粗长发达,因其鸣声“bāng-bāng-bāng”而得名“石梆”。其用肺和皮肤呼吸,只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便可生活。该蛙能以蝌蚪越冬,遇冷潜伏在水边腐烂的水草下。卵产于水坑石下或附着在植物上,繁殖季节为5~9月,其旺季在6~7月,卵径在4mm左右,卵外有三层卵胶膜。各卵外层胶膜相联成串,每串300~400粒。该蛙栖息在海拔700~1900m高的山溪瀑布、石块下或水塘内。喜清静,水质
3、清澈,pH6.5~7。怕声、畏光,故常在山溪两岸山林茂密、人迹罕至、环境幽处、且气候阴凉的地下。水温为14~26℃,最适16~23℃。低于12℃时钻入泥穴或洞中蛰居冬眠,超过30℃将影响其生长发育。翌年3月气温上升到8℃以上便停止冬眠,外出活动摄食。当水温大于12℃时,成蛙就开始进入繁殖产卵期。白天多不出水,潜伏于洞穴或只是将头或胸部露于水面,处于安闲休息而不动的状态。如受惊则迅速潜入水中,有时也偶尔捕食岸边的小鱼虾、昆虫或饮水的小动物。夜晚是该蛙活动的主要时间,这时它们上岸觅食,在岸边草丛或树灌中捕捉
4、昆虫,活动范围相对较大。但一有敌害则迅速跃入水中躲避。繁殖季节成对栖息,在水体中雄性成蛙有控制自己领地范围的行为。表现在两只成熟雄蛙,用粗壮前肢相互把握对方呈决斗行为,且鸣叫不止,直到一方败逃。故出现一只雄蛙在一个繁殖季节中与一个或几个雌蛙在一起的情况,其它季节则多群居,活动范围相对固定。其性敏感活跃,喜潜入深水中,有一定的爬壁和跳跃能力。2、棘腹蛙繁殖习性成蛙越冬后,当水温上升到12℃便开始进入繁殖期。此时雄蛙开始鸣叫,夜晚尤为突出。水温15℃以上开始进入产卵期,当水温到17℃左右开始交配产卵。这时雄
5、蛙叫声频频,雌蛙闻声而至,雌雄拥抱进入水下洞穴中。在水中雄蛙爬上雌蛙背面体上,用前肢抱住雌蛙腋部,促进雌蛙产卵于水中,雄蛙即排出精液,完成体外受精过程。卵为圆形,灰白色。受精卵呈短串状,通过卵膜粘附于穴壁或石上、水生植物上。1只雌蛙每年可产卵3次,产卵总数5000枚左右,但孵化率仅50%左右,蝌蚪成活率为20%~30%。20d后卵孵化为蝌蚪,冬季在水下枯枝落叶中越冬,第2年水温上升后,逐步变态成幼蛙。3、棘腹蛙的价值棘腹蛙体形肥大(大者可达500克),肌肉丰满,肉质洁白细嫩,味极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6、、17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高,是我国的大型食用蛙类,民间常捕为食用或药用。食用棘腹蛙可清热解毒、滋补强身,民间还将其用于治疗小儿虚瘦、病后及产后虚弱等症;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4、人工养殖技术4.1 建池蛙池应建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无污染、洪水不淹旱天不干、阴凉潮湿并安静的地方。池要设进出水口,该口要设网,防止蛙顺水逃走。池边最好种树、瓜果、葡萄等藤蔓植物,并牵引其枝叶在池顶塔棚遮荫,池内可投少许水生植物。掉入水中的枯枝落叶可供蛙类隐蔽。若条件允许可建温室育蛙
7、养殖。4.1.1 成蛙池 周围建墙,墙高1.5m。水面40m2左右,水面与陆地面积一般为2∶1。水深0.5~1m,池底向出水口倾斜,内投入石块、砾石、粗砂。池与墙之间留有陆地,陆地种草、植树和灌木遮荫。池里要设遮荫投食台。4.1.2 种蛙池 要求与成蛙池一样,只水深20cm。内设投食台、栖息台各1。每m2放养种蛙6对左右。4.1.3 产卵池 1~1.5m2,砖墙,墙高1.5m,四壁光滑以防种蛙外逃或敌害。池为水陆两部分,并设置投饵台。水下5~20cm处,用光滑干净无毒的石板或砖块建置产卵穴,穴不露出水面
8、。产卵穴长、宽、高20cm×15cm×15cm为好。池底铺上清洁的细砂,其池水需缓流,且要排灌方便,水质良好。4.1.4 蝌蚪池 也可利用产卵池。池面积为10~15m2,池深0.5m,放养量350尾gm2。池壁和池底可用水泥抹平,池底略倾斜,池岸坡度较缓,以便蝌蚪休息和变态后的幼蛙登陆。使用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4.1.5 幼蛙池 池面积只需成蛙池的一半,其余要求与成蛙池相同。但池需两部分,即水体和陆栖地,其中水面要占60%,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