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09286
大小:116.52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6-29
《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浮、中、沉,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两个单位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表示,如脉细则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个波,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1.浮
2、脉 (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 (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黑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位,在最上大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浮脉的脉力,浮取超过正常,故浮取黑线中为6格;中取较弱,故在中取部位为5格;重取有的为4个脉力单位,在沉取部位画4格。脉形一般不宽,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绘两个格。说明浮脉脉
3、力,浮取较猛,中取稍软,而重取显弱。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若轻按不显,中取方见,重取明显,即非浮脉。 (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不论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表实者可发汗以宣邪,麻黄汤主之。表虚者,可解肌散风,桂枝汤主之。如脉浮兼迟,为胸阳不足,风寒外袭,宜温散寒邪,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浮而兼濡,多为伤
4、暑。浮而兼数,多为风热。久病见浮,为阴气过伤,无以维阳,致虚阳上泛,而脉现浮象。另有久病体虚,脉多沉细,如突变浮脉,多因正气虚损,外邪内犯所致,故久病见浮,病多反复。 (五)浮脉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亦流通。 (六)浮脉辨证分析表 浮脉主表 (1)外邪侵袭一实证 ①浮而有力——表实 ②浮而无力——表虚 ③浮而兼迟——表寒 ④
5、浮而兼洪——表热 ⑤浮而兼缓——中风风湿 ⑥浮而兼濡——伤暑 ⑦浮而兼实——阳胜 ⑧浮而兼滑——风痰 (2)里证内伤--虚证 ①浮而兼散——极虚 ②浮而兼细——气虚 ③浮而兼涩——血虚┌──┬────┬─────┬─────┬────┬────┬─────┐│部位│左 寸 │左 关 │左 尺 │右 寸 │右 关│右 尺 │├──┼────┼─────┼─────┼────┼────┼─────┤│ │伤风发 │皖满
6、胁 │膀胱风热、│感冒风 │腹胀皖满│淋浊便血、││主病│热,头痛│胀、 恶 │便赤涩淋 │邪、咳嗽│不能食、│关节肿痛,││ │目眩。│心、 烦 │痛、 下肢│痰多、胸│灼心胃痛│风热客于 ││ │ │闷、厌食。│肿痛等。 │满气短。│等 │下焦。 │└──┴────┴─────┴─────┴────┴────┴─────┘ 2.洪脉 (一)脉象:洪脉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如洪水之洪,大而且数,上涌有力。 (二)洪脉体
7、状诗 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 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 (三)图解:洪脉浮取脉力超过正常,常见之浮脉,浮取脉力一般多在5个脉力单位,而洪脉多在6—7个脉力单位,而脉形宽阔,正常脉宽度,以升波基底部表示为2格,洪脉为3格,表示洪脉宽度超过正常1/3以上。其脉力突出在浮取力猛,中取和沉取一般皆在5个脉力单位,而浮取脉力较猛,有时患者浮取可至6—7脉力单位,形成上泛有力,波涛汹涌之势,即形态较正常为宽,上泛较正常有力,至数亦较正常为快。 (四)主病:病现洪脉,多为热邪炽
8、盛,深入阳明之候,其脉多右大于左。证状多为身发高热,汗出而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质红绛,而苔黄燥。在热性病,洪脉多现于右关,当脉洪大,身热不退,宜重用清热解毒之剂,以白虎汤清解气分之热毒。临床凡各种急性传染病,在热深陷气分时,右关脉多见洪大滑数,高热持续不退,此时应放胆重用清热解毒,生石膏有时用1—2两或3—4两,务使洪脉脉力减至5个脉力单位。脉形渐细,而数象渐减,身热下降为度,须使热毒由气分透卫外达,防其深陷营分,缠绵不愈。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