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3892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8
《试论秦观词对柳永词的继承和发展【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试论秦观词对柳永词的继承和发展柳永和秦观作为婉约词的一“祖”、一“宗”,他们对婉约词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柳永柳永将词的表现范围由狭小的上层社会扩展到都市,又将小令扩展为长调慢词,以其自然朴素的风格打破了晚唐五代的靡艳词风,这对秦观的影响很大,为秦词开启了新的创作方向。而秦观又在柳永的基础上继续对婉约词进行开拓和发展,在词风、艺术风格等方面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发展的一面。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学界对于柳永及柳永词的研究很多,对秦观和秦词研究的也很多,把柳永与李清照、晏殊、苏轼等人进行比较的很多,把秦
2、观和苏轼、李清照进行比较研究的很多,另外通过几首词来比较柳词和秦词异同的也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秦词对柳词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确不多。就不多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发现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秦观词艺术特征研究1、罗伟《秦观词艺术特征探究》,(《文学教育》),2008.07本文分析了秦观将小令引入长调,以其长处弥补慢词创作的不足,从而现实了秦词较柳词更含蓄雅正、和婉纯正的特点。2、徐京美《论秦观词的风格与“柔婉精微”之美》,(《文艺评论》),214000本文通过叶嘉莹先生在《唐宋词名家论稿》中评论秦观词的一句话引出
3、,提出不同于叶的观点,认为秦观不是“逆溯回流者”,而是他的性情决定他词的风格,另外还提出秦观除了有“柔婉”一类的词外还有“凄惨哀厉”的一类创作,即秦观抒发身世之慨的豪放的一面。二、柳词和秦词中的女性形象1、张珄《柳词中的歌妓形象研究探究》(《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8.1本文研究了柳永词中大量的歌妓词。在这些歌妓词中,作者研究了柳永一些惯用的描写方法,既描写歌妓的“外在美”,包括容貌、舞姿、身段等,也描写她们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在柳词丰富而细腻的描写中,作者分析了那个年代歌妓的种种,同时也研究发现了柳永的真性情。2
4、、徐志华《秦观词的女性形象与秦观人生角色的流变》(《聊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本文作者在秦观描写女性的婉约词中,研究发现这些女性形象经历了一个亮丽天真到忍耐幽怨道悲愤呼告的流变历程。作者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女性形象的流变,折射着秦观生存状态、心理情感、审美历程的转变,反应了人生遭际对秦观心理情感、人格理想、审美价值的影响。三、秦观词与其他词人的词的艺术风格比较1、谢君《晏几道、秦观词采比较》(《大众文艺·汉语言研究》)本文作者指出晏几道和秦观都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二人的词采也显出不同
5、之处。晏几道词语言清丽,构思精巧,而秦观词则更加浅淡有味。另外作者还分析了两位词人词采不同的原因。2、张潆文《秦观李清照词之比较》(《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第24卷第4期本文作者指出作为婉约词的正宗,秦观、李清照的词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情感表达方面,都存在一定相似之处,但是经作者研究发现,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抒情方式上也体现出诸多的不同。作者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虚写和实写、意象的疏密以及典故运用的差异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3、高坡《苏轼与秦观词艺术风格比较》(《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6、》),2005年第4期本文作者指出苏轼秦观都是北宋词人,秦观还是苏轼的门生,二人生活经历也相似,然而二人艺术风格却存在很大差别。除个人性格因素外,作者指出二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即世界观决定了两人艺术风格的差异。四、柳永与其他词人的词的艺术风格比较1、柳永与前代人的比较吴清秋《宋玉<九辩>的情感母体与柳永羁旅词的雅化》、于年湖《论杜甫与柳永》、贺玉萍《柳永闺情词与敦煌闺情词至比较》、张再林《温庭筠与柳永——孤寒才士、“白衣卿相”迷梦幻的悲喜剧》四篇设计此问题。2、柳永与宋人比较房日晰《欧阳修柳永之艳词比较》、赵洪涛《婉约豪放
7、各擅其长——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雨霖铃>看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区别》、金文勇《同样的“婉约”异样的风格——柳永词和周邦彦词比较》。五、古代的评论家对柳词和秦词的比较词评如下:1、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而不取其貌。词至是乃一变焉。然变而不失其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有不得不变者。后人动称秦、柳,柳之视秦,为之奴隶而不足者,何可相提并论哉!(陈焯廷《白雨斋词话》卷一)2、同叔之词温润,东坡之词轩骁,美成之词精邃,少游之词幽艳,无咎之词雄邈,北宋惟五子可称大家。若柳耆卿、张子野,
8、则又当时所翳然叹服者也。(张德瀛《词徵》卷五)3、南宋词进耆卿者多,近少游者少。少游疏而耆卿密也。(谢章鋌《赌棋山庄词话》卷三)4、少游词清丽婉约,辞情相称,诵之回肠荡气,自是词中上品。比之山谷,诗不及远甚,词则过之。盖山谷时东坡一排,少游则纯乎词人之词。东坡尝讥少游:“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少游学柳,岂用讳言?稍加以坡,便成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