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374715
大小:29.1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10
《文化阶段测评(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验三(第4章-第5章)一、单选题1、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 )。A、荀子B、孟子C、墨子D、孔子【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参见教材P209。2、从( )开始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的问题来说明。A、孔子B、荀子C、朱熹D、王夫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从孔子开始就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问题来说明。参见教材P190。3、提出“行先知后”说,强调知行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的是( )。A、孟子B、孔子C、王阳明D、王夫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
2、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他强调的是知行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参见教材P190。4、无论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达到空前是在( )。A、西周B、东汉C、唐代D、宋代【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唐代的舞蹈可谓是盛极一时,无论是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是空前的。参见教材P217。5、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词的是( )。A、董仲舒B、刘康公C、邵雍D、张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是宋代的张载。参见教材P186。6、唐代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 )。A、《父母
3、恩重经》B、《二十四孝》C、《孝经》D、《孝道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唐代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父母恩重经》。参见教材P197。7、唐代的大型舞蹈中最著名的是( )。A、《兰陵王》B、《凉州》C、《胡璇》D、《霓裳羽衣舞》【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唐代还出现了几部大型舞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霓裳羽衣舞》。参见教材P217。8、我国创立五音阶体系和七音阶体系是在( )。A、周代B、汉代C、唐代D、宋代..【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我国在周代就已经创立了五音阶体系和七音阶体系,称“五音”(或“五声”)和“七音”。参见
4、教材P216。9、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终目标是( )。A、明德B、亲民C、止于至善D、诚于其义【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大学指出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参见教材P208。10、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 )。A、等差性B、调和性C、规范性D、伦理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参见教材P168。11、《窦娥冤》是( )的作品。A、王实甫B、关汉卿C、蒲松龄D、吴敬梓【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参见教材P21
5、4。12、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的是( )。A、孟子B、贾谊C、墨子..D、荀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参见教材P206。13、提出“知轻行重”说的是( )。A、程颐B、朱熹C、王阳明D、荀子【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荀子有“知轻行重”说,他指出“知”的重要,“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但强调“行”更为重要,“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参见教材P190。14、道教信奉( )的道士不出家。A、全真派B、正一派C、嵩山派D、逍遥派【正确答案】B【
6、答案解析】信奉正一派的道士不出家,信奉全真派的道士须出家。参见教材P194。15、著有《抱朴子?金丹篇》,归纳了“还丹”的化学反应过程。开辟了中国古代化学之先河的是( )。A、陶弘景B、葛洪C、孙思邈D、张角【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创立道教丹鼎一系的葛洪,在所著《抱朴子?金丹篇》中把“还丹”的化学反应概括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是说烧炼丹砂,可游离出水银,水银与硫黄化合,即生成硫化汞,这一概括开辟了中国古代化学之先河。参见教材P195。..16、下面属于天神祭祀的是( )。A、社稷祭祀B、气象祭祀C、宗庙祭祖D、大
7、地祭祀【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社稷祭祀和大地祭祀属于地神祭祀。宗庙祭祖属于人神祭祀,气象祭祀属于天神祭祀。参见教材P170。17、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强调的是( )。A、构建理论体系B、身体力行C、思想宣传D、统治者表率作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参见教材P190。18、不谈“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的是( )。A、程颐B、刘禹锡C、荀子D、邵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程颐不谈“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8、而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参见教材P187。19、把教育的地位提高到“政之本”的高度的是( )。A、贾谊B、董仲舒C、程颢D、朱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汉代的贾谊则把教育的地位提到了“政之本”的高度。他说:“教者,政之本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