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二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六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提升演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六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提升演练1.(双选)下表各选项中,实验操作一定能够达到相对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验证氧气能支持燃烧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B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滴有酚酞的水,振荡C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D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常温下,同时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解析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
2、碳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应该使用石蕊溶液,故B错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若硫酸过量,滴加硝酸钡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探究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故C错误;人体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少量的二氧化碳,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因此通过对比使相同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可以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故D正确。答案AD2.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 A.甲、乙、丙B.丙、乙、甲C.丙、甲、乙、丙D.丙、甲、丙、乙解析丙(检验原混合气中的水蒸气)甲(CO、H2与CuO
3、反应转化为CO2或H2O)丙(检验是否有H2O生成)乙(检验是否有CO2生成)。答案D3.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图2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C.图3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D.图4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答案B4.认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下列结论是对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其中正确的是( )A.某固体物质加到水中,液体温度升高,则该固体一定是氧化钙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一
4、定是铵态氮肥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解析A项,固体NaOH溶于水时也放热;B项,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也会产生气泡;D项,N2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A、B、D均不可用肯定语气得出结论。而化肥中能与碱混合研磨产生氨味的只有铵盐,故C正确。答案C5.某学生设计的下列四个实验方案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CuCuCl2Cu(OH)2B.H2OO2MgOC.CaCO3CaOCa(OH)2溶液NaOH溶液D.MgCl2Mg(OH)2Mg解析A中Cu与盐酸不反应,理论上不可行;B中电解水法制O2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理;D中工业
5、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Mg。答案C6.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3H2O+N2,如下图所示,挤压鼓气球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中,使氨气进入试管,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即可达到实验目的。关于该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①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可看到试管内有紫红色物质生成;③反应结束时,先撤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液体倒流;④该装置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会污染空气。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解析氨气与氧化铜反应需要加热,生成
6、铜,①②正确;因为连接试管的导管没有伸入液面下,不会出现液体沿导管倒流现象,③不正确;氨气是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应设置尾气处理装置,④也正确。答案C7.小洁发现妈妈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蛋糕、馒头疏松多孔。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她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认为妈妈使用的白色粉末是以下三种商品中的一种。商品成分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有机酸用法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发酵后产生酸味,加入适量食用纯碱,反复揉,加热即可制成松软的馒头面粉无须发酵,直接加入适量小苏打,加水调和,放入烤箱加热即可制成疏松多孔的糕饼
7、面粉与发酵粉按比例拌匀,放入适量温水揉,放置一段时间,即可蒸、烘、烤制成疏松多孔的各种食品(1)纯碱的化学式是 ,这三种商品都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种气体,使做成的食品疏松多孔,这种气体是 。 (2)小洁通过阅读纯碱和小苏打的用法,推测出小苏打不同于纯碱的化学性质是 。 (3)根据获得的信息,小洁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室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固体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