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298004
大小:286.9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21
《高中物理必修一受力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的受力,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受力分析的依据是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一.几种常见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只要物体在地球上,物体就会受到重力。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小难点。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2.弹力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假设法和运动状态分析法。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
2、方向相同。弹力的方向的判断:面面接触垂直于面,点面接触垂直于面,点线接触垂直于线。【例1】如图1—1所示,判断接触面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图a中接触面对球无弹力;图b中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图1—2图1—1ab【例2】如图1—2所示,判断接触面MO、ON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水平面ON对球有支持力,斜面MO对球无弹力。【例3】如图1—4所示,画出物体A所受的弹力。a图中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b图中杆A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的碗中。c图中A球光滑,O为圆心,O'为重心。图1—4
3、abc【例4】如图1—6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小车静止;3.摩擦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间有挤压;(3)有相对运动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或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为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判断摩擦力有无和方向的方法:假设法、运动状态分析法、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法。【例5】如图1—8所示,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A与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图1—
4、8图a中物体A静止。图b中物体A沿竖直面下滑,接触面粗糙。图c中物体A沿光滑斜面下滑。图d中物体A静止。图a中无摩擦力产生,图b中无摩擦力产生,图c中无摩擦力产生,图d中有摩擦力产生。【例6】如图1—9所示为皮带传送装置,甲为主动轮,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P、Q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图1—9A.P、Q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反B.P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反,Q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的转动方向相同C.P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同,Q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
5、的转动方向相反D.P、Q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同【例7】如图1—10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水平地面光滑,外力F作用于物体B上使它们一起运动,试分析两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图1—10【例8】如图1—12所示,A、B两物体竖直叠放在水平面上,今用水平力F拉物体,两物体一起匀速运动,试分析A、B间的摩擦力及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图1—12顺口溜:分析对象先隔离,已知各力画上面。接触点、面要找全,推拉挤压弹力显。糙面滑动动摩擦,欲动未动静摩现。隔离体上力画全,不多不少展笑颜。文案大全实用
6、文档二.受力分析的步骤:(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然后找出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产生作用.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不要找该物体施于其它物体的力,譬如所研究的物体叫A,那么就应该找出“甲对A”和“乙对A”及“丙对A”的力……而“A对甲”或“A对乙”等的力就不是A所受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要养成按步骤分析的习惯.a.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b.次画已知力c.再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绕研究对象逆时针(或顺时针)观察一周,
7、看对象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对每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趋势,则画出摩擦力.要熟记: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d.再画其他场力:看是否有电、磁场力作用,如有则画出场力.顺口溜:一重、二弹、三摩擦、再其它。(3)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初学者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不是“少力”就是“多力”,因此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只分析研
8、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加的力。(2)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这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特别是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对象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相一致,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现象.(3)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受到的力。(4)只分析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如下滑力、上升力等)。【例9】如图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