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五)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五)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

ID:47272101

大小:147.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1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五)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_第1页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五)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_第2页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五)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_第3页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五)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_第4页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五)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五)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五)应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题型解读题型特点考情分析命题趋势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问题时,应首先分析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再分析做功和能量转化情况,最后选择恰当的规律列方程.一般来说,若一个物体参与了多个运动过程,有的运动过程只涉及分析力或求解力而不涉及能量问题,则此类问题属于动力学问题;若该过程涉及能量转化问题,并且具有功能关系的特点,则此类问题屈功能关系问题2016-全国卷I,25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结合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它可能以各种题型出现,其考查范围广、灵活性强、能力要求高,压轴题目也多

2、与此相关2019TlXINGJIEDU题型结构」1.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综合流程2.涉及问题运动物体运动情况和受力悄况■动力学分析1能*变化情况能駅分析1(1)受力情况:几个力?恒力还是变力?(2)做功情况:是否做功?正功还是负功?(3)能量分析:建立功能关系式.解题思维/»解题方法分阶段或仝过程列方程1.若只要求分析运动物体的动力学物理量而不涉及能量问题,则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求解.2.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涉及能量转化问题,则用功能关系求解.命题角度/角度1机械能守恒受力情况重力、支持力、弹簧的弹力运动轨迹直线和曲线(圆周运动或平

3、抛运动)涉及的能量变化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处理方法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角度2机械能不守恒受力情况重力、支持力、弹簧的弹力、摩擦力运动轨迹直线和曲线(圆周运动或平抛运动)涉及的能量变化动能、势能、内能处理方法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牛顿第二定律[例1](2017-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如图甲所示,质量为加=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固定的+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由静止滑下,经最低点B后滑到位于水平面的木板上.已知木板质量M=2kg,英上表面与圆弧轨道相切于B点,且长度足够长.整个过程中木板的o—/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4、m/s?.求:为“2,在0〜1s内,对木板,在1s〜2s内,对滑块和木板//1(m+=(m+M)a^,解得“i=0.1,“2=0.5.(3)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设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为°,滑块从滑上木板到两者达到共同速度所用时间为4对滑块=ma,V=v—at,0=1m/s,Zi=ls,木板的位移X=寸?1,滑块的位移X2=£iy£rI,滑块在木板上滑过的距离心=兀2—X],代入数据解得心=3m.答案(1)30N,方向竖直向下(2)0.5(3)3m[例2]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

5、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3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叡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加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HF=4R.已知134F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収sin37。=^,cos37°=^)(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改变物块卩的质量,将尸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卩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7D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

6、.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新、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解析(1)根据题意知,B、C之间的距离为l=7R~2Rf①设卩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如,由动能定理得/ng/sin〃—”〃zg/cos〃=如就,②式中&=37。,联立①②式并由題给条件得如=2価.③(2)设BE=x.P到达E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P由B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xsin〃一“zwgxcos0_Ep=0_知vg,④E、F之间的距离为/i=47?-2A+x,⑤尸到达E点后反弹,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

7、由动能定理有Ep—〃2g/isin0—“加g/〕cos<9=0,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x=Rt⑦12Ep=~^mgR.⑧75(2)设改变后P的质量为加1点与G点的水平距离xi和竖直距离y1分别为xi=^-^sinB,⑨y=7?+詁+*7?cos0,⑩式中,已应用了过C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的事实.设尸在Z)点的速度为Vd,由D点运动到G点的时间为『.由平抛运动公式有刃=如",⑪X=V[)tf⑫联立⑨⑩⑪⑫式得莎.⑬设P在C点速度的大小为%在P由C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如]泌=如品+〃2£(讣+讣COS

8、0),⑭P由E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Ep—mig(x+57?)sin〃一“mg(x+5R)cos()=刃、说,⑮联立⑦⑧⑬⑭⑮式得m1=如7•答案见解析突破巩练d1.(2017-江苏南京诊断)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