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武术礼仪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体育教育武术礼仪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摘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培养体育师范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它的培养质量及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我国基础体育教育事业的成败。要保证体育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提高体育师范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社会、学校以及体育师范生本人共同努力,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精心培养、科学管理,正确引导、激励体育师范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作为未来耕耘在体育教育战线上的在校师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加强武术礼仪教育,对于他们的外在形象和言行举止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武术所具有的这种民族风格,
2、德艺兼备,成为启迪人生的人世之学,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缩影,它必将成为当代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手段和有效方法。关键词:武术礼仪;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华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之一,而且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绚丽瑰宝。武术在绵亘的数千年历史中,它始终受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观念、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在武术文化形态中都有集中的反映武术所具有的这种民族风格,注重性命双修,德艺兼
3、备,成为启迪人生的人世之学,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缩影,它必将成为当代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手段和有效方法。中国武术内容丰富,流派众多,因而也相应地出现一些“门规”、“戒律”、“戒约”等等具有各门派特点的道德观,其内容丰富多彩,并与各门派的形式、发展有着密切联系7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修身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体育道
4、德不是自发形成的,与其他职业道德一样,都必须通过系统地、有意识地教育方能形成,所以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不能只看作是教师的事情,也受到裁判员、社会团体、个人、家庭及自我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方面的教育对学生提出的多方面的要求应该统一起来,不能相互抵触,有所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高度的责任感、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热爱武术事业的情感,采用传统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宣传英雄和典型事例,激发学生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操。在教学和训练中提出结合实际的阶段目标,启发学生克服困难,勤学苦练。培养学生形成严
5、格要求、严格训练、从难从严的良好品质,使其能经受起学习和生活的考验。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在符合知识、技术、技能教学和满足学生体质需要的前提下,要认真研究教法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程度。教师应该做到既严肃、严格,又富有情感。教师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要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前提。根据学生的身体和体育基础素质水平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认真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正确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根据动作的特点及教学规律进行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总之,要使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体育道德的含义,理
6、解中华武术蕴育的精神,加强学生对体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管教管导,持之以恒,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O0.[2]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3]柔道之美及礼仪艺术[J].体育博览.2007,(1):43.[4]佟亮.浅论跆拳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融性[J].体育师友,2O04,(5):52—54.[5]曹琼瑜,刘丰.武术礼仪与武术精
7、神[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2(12):13—14.[6]翁信辉.日本柔道现代化改革指导思想与方法的研究一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化改革的启示[J].体育科学研究,2O03,7(2):73—77.[7]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11):15—20.[8]黄腊梅,刘重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O04,38(1):32—33.[9]黄寿军.体育礼仪教育及其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3(12):38—43.[10]毛海涛,刘树军.传
8、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文化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7):87—92.[1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