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知著守正知著守正纳新从2009年高考试卷看2010年高考备考

历年高考知著守正知著守正纳新从2009年高考试卷看2010年高考备考

ID:47255462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31

历年高考知著守正知著守正纳新从2009年高考试卷看2010年高考备考_第1页
历年高考知著守正知著守正纳新从2009年高考试卷看2010年高考备考_第2页
历年高考知著守正知著守正纳新从2009年高考试卷看2010年高考备考_第3页
历年高考知著守正知著守正纳新从2009年高考试卷看2010年高考备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年高考知著守正知著守正纳新从2009年高考试卷看2010年高考备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见微知著守正纳新—从2009年高考试卷看2010年高考备考马新民2009年是广东语文高考最缺乏悬念的一年,在经过了六年自主命题的锤炼和三年新课程高考的探索后,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的整体布局、题型设计都具备了成熟而稳定的面貌。今年试卷稳字当头、难易适中、考查全面,忠实地体现了新课程高考大纲的要求,反映了广东高考命题稳健务实的一贯风格.面对来年的备考,如果只是四平八稳地逐一分析当年的试卷,我们的备考往往会陷入“上年考什么、今年就备什么”的惯性逻辑之中,而大量的事实证明,这样的备考常常会让我们把很多

2、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毫无意义的训练上,因此,我们有必要换一个视角来审视高考试卷。在广泛浏览了各大媒体对广东语文高考的报道、评论,同时与命题专家、教研工作者、一线教师及考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后,笔者认为,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中以下这些备受关注或争议的试题对下一年的备考最具启示意义。一道最多人失分的试题。今年高考阅卷刚刚结束的时候,各大媒体以《13万人同错一道题》等抓人眼球的标题竞相报道广东语文高考卷第22题的阅卷结果。这道考倒了13万考生的试题是一道图文转换类的语言表达题,要求考生根据两张图表,补充给定文段

3、中出现的三处空缺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按理说,这样的题目并非新题型,类似的训练也做过不少,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考生遭遇滑铁卢呢?阅卷专家的说法是“广东考生在语言应用方面的能力太差了!”不少评议者也认为这道题考查了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题目出得有水平”,考生答不好是因为教学有问题。这些说法并非毫无道理,但显然没有考虑高考语言表达题的考查目标和试卷的布局特点。从考查目标来看,考试大纲规定语言表达题的基本目标是考查学生“简明、连贯、得体”和“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说意在考查学生

4、能否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但是这道考题给出了两个甚为复杂的图表和一段内容繁复的解说,需要考生对题目提供的信息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整理,然后才能进行表述,也就是说,它首先考查的是分析推断能力,而不是表达能力,偏离了语言表达题的核心目标。从试卷布局来看,除作文之外,这道题处在所有题目倒数第二的位置。在整个试卷的阅读量和主观题的答题文字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考生做题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时间已所剩无几,为了给作文留出必要的时间,有不少考生面对这些繁复的表格与说明,难以细细审题、分析、推断,只

5、好草草应答甚至忍痛放弃,这恐怕是如此众多的考生得零分的真正缘由。4所以,尽管没有人出来承认命题的失误,尽管也获得了不少认同甚至赞誉,但13万考生得零分的尴尬现状和语文高考成绩滑坡的难堪局面,应该还是会引起广东高考语文命题组的深刻反省,下一年再出如此高难度的语言表达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语言表达的备考,还是应该从基本能力入手,以基础题型为主,可以适当关注新题型,但绝不能把太多时间精力用在偏题难题上.一篇最少人认同的选文。很多人都对《黄侃先生二三事》一文入选广东高考试卷不以为然。虽然实用类文本阅读考传记在意料之

6、中,但不少人认为用这样的一篇文章来考传记阅读能力似乎不妥。主要理由是传主黄侃这样放诞狷介的人物大大出乎学生惯常的阅读视野之外。我们学生平时阅读的传记一般都是以端重方正之士为对象,因此面对黄侃这样特立独行的传主就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其实,所谓“非主流”的作品进入高考试卷带来的困惑在广东已经不是第一次遭遇了,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小说《河的第三条岸》,这篇极具先锋意识的现代派小说,也是远远超出学生惯常的阅读视野的,面对小说中行为“怪异”的父亲,

7、我们的绝大多数考生的反应是“没看懂”,后面的题目当然也就没法回答了。分省命题以来,在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前提下,各省都在本省命题的独特性上下功夫,而广东一直在选文的特异性上做文章。2007年高考文言文选文弃传记而考文言小说,2008年考现代派小说等都体现了这一点。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说,有更宽阔的阅读视野,也是语文学习的题中之义。我们不能要求高考的选文都是司空见惯的文本,更何况如《黄侃先生二三事》这样从全新的角度叙写和评价民国知识分子的文章,近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潮流,只是我们的学生埋头题海无暇顾及罢了。所以,备

8、考绝对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要在多做练习的同时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尤其是面对一些崭新的阅读文本的时候,不能畏难而退,要勤力钻研,提高对新异文本的解读能力。一道最遭人诟病的小题。今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第三问(21小题)的问题是“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这个问题中“这样”一词指代含混,考生不明就里。当然,命题人可以辩解说这是承第一问“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黄侃的?”而设问的,但这两问之间毕竟隔了一道题目,提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