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200800
大小:22.1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23
《2019数学教学计划初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计划初一 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原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本学期教学工作有进步。下面是xx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关于范文。欢迎阅读 一、各章课时安排 全书内容(含各章复习)与课时安排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4课时 第2章“有理数”-------------------23课时 第3章“整式的加减”---------------14课时 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17课时 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8课时 课题学习------------
2、-------------4课时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走进数学世界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3.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初步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使学生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5.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初步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第二单元有理数 1.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有理数表示. 2.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借助
3、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3.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4.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6.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7.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8.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9.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能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第三单元整式的加减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在
4、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3.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和事物的特殊与一般性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数学表达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 5.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与代数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6.掌握整式、单项式及其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
5、母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7.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地合并同类项. 8.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准确地进行去括号与添括号. 9.能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10.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数的运算律在整式的加减中完全适用.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运用数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第四单元图形的初步认识 1.直观认识立体图形、视图和展开图,使学生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同时也为平面图形的引入做准备.
6、 2.通过观察、操作,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使学生了解图形的分割和组合,在此基础上了解点和线,并探索点和线的性质. 3.正确理解两点间距离的含义. 4.逐步掌握点、线段、直线、射线的表示方法. 5.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也是线段”这一事实. 6.理解角的两种定义,尤其是旋转定义.使学生明确“角”的本质特征. 7.结合图形认识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理解角的和差,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 8.学会用圆规和直尺准确地画出一条线段、一个角,使其分别等于已知线段与已知角. 9.认识互为余角和补
7、角的概念,认识对顶角的概念。理解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主要反映了角的数量关系,而对顶角主要反映角的一种位置关系. 10.理解垂线的概念,会用三角尺、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1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 12.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13.认识平行线的特征,会识别实际生活与数学图形中的平行线.会根据图形中的已知条件,通过简单说理,得出欲求结果 第五单元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让学生通过一些实例,体会数据在发现、决策和交流中
8、的作用,了解通过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用数据说理的新习惯. 2.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 3.让学生亲自参与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