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汇报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汇报

ID:47197302

大小:7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21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汇报_第1页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汇报_第2页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汇报_第3页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汇报_第4页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汇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1、双基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新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重要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3、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和综合应用”。4、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数与代数的有关内容。删减的主要内容:过时的失去学习价值的知识,一些繁杂的大数目计算,以及类型化的应用题。5、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降低的内容有

2、:较大数目得整数、多位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整除、约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6、课程标准中加强的内容有:数感与空间感、理解运算的意义、选择适当的运算的策略与工具、加强口算与估算、体会与理解的模式与关系、认识事物与图形的位置与变化、把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强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运用、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重视计算器的使用。7、削弱的内容有:淡化繁杂的计算、降低笔算的要求、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8、新的数学课程有以下特点:片段化、过程化、现代化。9、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

3、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10、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为其他科学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三、满足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五、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河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11、数学课标的价值取向:是真正面

4、型“人的”课程;是构建美好“人性”的课程;是指向“真是生活”的课程。12、传统数学课程更强调规格和结果,新的数学课程则更突出经验与过程,即所谓的“做数学”、“数学化”。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3、新课标的四类分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14、解决问题不同于解题。解决问题的起点是现实生活情境,问题由自己提出,方法由自己选择:解题的起点是人们事先已经编制完成的题目,重在套类型,模仿例题的解答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的是生活的经验、与人相处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这是解题所不能做到的。解读新课标(一)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

5、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

6、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代儿童观认为,在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我们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内在素质,即自然天性,小心加以呵护、开发。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与可能。数学课程必须立足于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课程,而不能成为专门用来淘汰

7、的“筛子”。教学实践:①了解并掌握不同家庭中的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学习状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②创设多元智能的环境,把握“为多元而教”和“用多元而教”的原则,革新学习的方式,开发与应用“多维”学习活动的教学资源,创设一个适合儿童生活和学习的“聪明环境”,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新的合力,让每一个儿童的创造潜能在学习中得到开发,让每一个儿童的多元智能得到培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实现自我的愿望和学习的最优化。③“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恰当的评价将拉近师生的情感,使教师由一名评判者变成学生的鼓励者和支持者,使学生得到尊重,使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