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195189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0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内镜室工作计划篇一: 一、科室经济效益 预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具体措施:1、随着医院对门诊工作的重视,相关临床科室的门诊量会增加,筛选出的内镜检查患者会相对增多;2、出于对本科室工作的认可,复诊患者会逐渐增多;3、拓展内镜下治疗项目;4、争取新设备引进、新技术的开展。 二、科室硬件设施 (一)科室现有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现有工作面积约50㎡,其中清洗消毒间约8㎡,使用面积明显偏小。奥林巴斯电子胃镜(2019年引进)、电子肠镜(2019年引进),已使用近5年,将到机械故障多发期;奥林巴斯电子胃镜1条(已签合同,未
2、到位);潘太克斯电子胃镜、肠镜,xx年7月引进。电刀,使用5年,尚正常使用。 (二)五年计划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工作面积增加至200-300㎡,清洗消毒间约40-50㎡,条件具备时可以将电子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甚至电子膀胱镜合并成为一个内窥镜室以便于镜子的保养和管理。更换先进的电子内镜主机3-4台,每台配备电子胃镜3条、电子肠镜2条,并购置电子支气管镜、电子膀胱镜,分时段开展内镜诊治工作,以满足院感管理以及业务增长的需要。购置氩气电刀和ESD技术(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配套设备治疗早癌。针对金华市超声内镜的空白,可以对超
3、声内镜的引进进行可行性分析。 三、人才梯队建设 (一)五年计划人才梯队建设具体目标:保证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二)现有科室人员梯队 1、医师:科室现有医师2人,其中30-40岁的2人,主治医师1人,医师1人,正式职工1人,临时工1人。 2、护士:科室现有护士2人,40-50岁的2人;主管护士2人。 3、近五年期间,科室共计外出进修0人次。 (三)五年计划人才建设 通过招聘、培训、进修等措施,调整科室人才梯队结构。 1、科室要增加医生人数,完善医生队伍结构,完成梯队建设。最好能在五年后形成5
4、-6名内镜专科医生队伍。 2、在科室医生、设备增加的情况下,逐步将护士人数增加至6-7名。 3、增加选送医师外出进修的次数。 四、科室学术水平 (一)学术水平现状 1、科室研究方向:(1)县域内独家开展了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2)、染色内镜检查;(3)、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诊治。 2、规范化研究:科室现已制定的诊疗规范有(1)胃镜检查操作规范;(2)肠镜检查操作规范;(3)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诊治操作规范;(4)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诊疗规范。 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染色内镜的临床应用被列为县级课题,钛夹在消化内
5、镜诊治中的应用被列为院级新技术。 (二)五年计划 科室开展了多项内镜下治疗项目,使我们具备了业务上的领先优势。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引进开展高、精、尖技术项目,针对疾病谱的变化和发病率做出调整,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是今后五年的发展要务。 1、研究方向的调整和完善:(1)保持现有领先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加以完善; (2)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普查,应用ESD技术(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早癌,提高科室诊治水平;(3)超声内镜的引进与诊治应用;(4)HP研究仍有的潜力,开展有关HP易感人群传播方式以及与胃癌
6、发病原因、发病率之间关系的研究。 2、规范化研究:诊疗规范的优化(1)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的优化,包括适应症的扩大,结扎圈、钛夹等治疗附件的应用,降低出血、穿孔发生率等;(2)ESD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处理等;(3)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4)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止血术;(5)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 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计划引进开展新技术项目(1)ESD技术,能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经济有效的治疗,但技术难度大,穿孔率高,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设备支持和微创外科的配合;(2)超声内镜技术,这是我院
7、现需要转诊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开展可大大提高我院的诊治水平,但受病源和检查费用的限制,直接的成本回收时间较长,但可增加住院率和间接收入,此项目的开展需要设备的支持和人员培训。 4、学术会议:为扩大科室的学术影响,拟承办1次市级消化内科、消化内镜的学术年会。 五、科室质量管理水平 (一)科室落实项核心制度的具体措施:(1)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2)落实术前告知制度;(3)落实会诊制度,对特殊病例及时请专科会诊;(4)落实术前讨论制度;(5)落实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制度。 (二)目前科室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科室现无专职内镜
8、清洗消毒人员,由于内镜洗消工作的特殊性,洗消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的维护保养等,为节省医院及科室支出,可以招聘临时护工进行该项工作。 (三)加强科室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1)完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工作;(2)重视报告单的书写质量,提供临床需要的诊断依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