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 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选题: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苹果手机为例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选题的背景消费者行为学应该是市场营销学的前导,是对市场营销学的补充和深化。因为只有把握消费者的内在心理因素,掌握他们的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才能充分了解消费者及其行为,使市场营销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获得成功。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相对于传统的理性消费理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并崇尚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观念越来越关注消费者的变化。从20世纪60
2、年代起,企业经营观念已从生产导向、推销导向发展为营销导向。在市场营销观念的推动下,消费者行为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而且,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一直从其他行为学科中吸取有用的概念和理论。其中,生活方式的概念是从社会学中借用的。在中国的消费社会中,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国内近几年掀起的苹果手机热潮,进一步地展露除了中国经济社会中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一点也引发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的生活方式研究也演化为更加具体的消费生活方式研究。1.2选题的意义选题研究现实中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更加关注现实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行为。行为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正说明了经济学在摆
3、脱了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之后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是向着更加真实的世界方向发展。本文将重新思考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将理性和非理性结合起来,使理性回到其应有的合理地位。同时,中国消费者在日常的消费决策中越来越多的做出非理性决策,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了解并掌握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决策的生成机制,不仅能合理解释个体的某些消费行为,而且能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指导。另外,针对苹果手机的案例分析,国内学者可以从企业营销者角度宏观地了解非理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对国内营销者来说,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比较独特的营销理念和手段。7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国内
4、外研究的现状2.1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于非理性消费的形成因素研究主要依靠定性手段,尽管出现若干实证研究但毕竟不多,且缺少定量化分析过程。针对非理性消费的应对措施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阐述,由于缺乏微观的定量化研究,没有用数据说话,提出的应对措施较为笼统,缺少说服力。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学术界开始分析消费行为的问题。LelandStanford(1968)肯定了储蓄数额受消费者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影响,从而间接肯定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Hall(1978年)首次运用理性预期理论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得出理性预期对消费行为有重大影响结论。“缓冲库存模型”缓冲库存(Buff
5、erStock),存放在价值流下游工序的产品。当顾客需求在短期内突然增加,超过了生产能力时,通常用缓冲库存来避免出现断货的问题。的提出,肯定了不确定性预期对储蓄消费影响。2012年美国经济学家DanAriely描述非理性经济行为的《怪诞行为学》,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从而解释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决策以及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市场机制的选择性方面。2.2关于苹果手机营销策略研究苹果手机的成功除了苹果公司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外,还有就是其独特的营销策略。苹果手机的营销策略之一就是运用了病毒营销手段来扩展客户群,建立长久的客户关系。所谓病毒营销,也
6、就是通过一定的口碑,在人群中迅速对苹果这一品牌进行传播,像病毒一样以极快的速度复制,生长,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营销效应;另外一点,苹果公司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将制造厂商、影视媒体、运营商、实体分销厂商、网络营销商、软件开发商等整合起来,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支持,形成自身的营销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全产业链的共赢。在产品定价方面,苹果公司却将产品定位在更高一层的尊重需求上。通过市场细分更加关注产品对消费者的象征意义,抓住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在良好的产品质量、时尚的外形设计的有力支持下,苹果的电子产品不再只是一款简单的电子设备,而成为高端、时尚的代名词。7浙江工业大学之
7、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最为人所知的是,苹果公司采用饥饿营销,提高需求。也就是通过提高用户对苹果产品的需求,营造出一种饥饿感,以此来形成一种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效应,为产品售价以及利润的提高创造了一定空间。其它方面,苹果公司充分利用了消费者求异、好奇、迎合、攀比等心理,打造了一群忠实的用户群体,形成了一套立体全面的营销体系,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和营销人员学习和借鉴。1.研究的基本内容3.1基本框架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3研究内容与结构2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