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初冬教学设计读文释疑教科版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初冬教学设计读文释疑教科版

ID:47156768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4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初冬教学设计读文释疑教科版 _第1页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初冬教学设计读文释疑教科版 _第2页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初冬教学设计读文释疑教科版 _第3页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初冬教学设计读文释疑教科版 _第4页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初冬教学设计读文释疑教科版 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初冬教学设计读文释疑教科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初冬教学设计读文释疑教科版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景色特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描写景物变化;按提示会写“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朗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出句与句子间的停顿;能背诵课文。本教学设计注重从观察插图着手,借助景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在比较中激疑引趣,以诱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唤起儿童朗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在“看看、想想”中,释疑求解,在“读读、写写”中练词、练句。进而在朗读训练中理清句序,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对比法帮助记忆,进行背诵。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积

2、极参与学习过程,动脑、动口、动手。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课时安排:两教时。教学过程:一、看图激疑,学习字词。1.观察课文插图二,学习生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雾后景色),说说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美不美?借助图中景物学习生字:芒、塔、等。2.观察插图一,比较中学字。引导学生与图二比较,说说同一地方,景物有什么不同。(出示“模模糊糊”),并带着“为什么不一样”的疑问,试读课文。二、读文释疑,理解第一段。1.初读全文,解疑中学字。学生试读课文,了解课文分别写了“雾中”景色和“雾后”景色。读1、4节的句子。学习生字:初、雾、茫,比较

3、“芒”与“茫”音形义的异同。2.细读第2、3小节,理解句子。课文中哪些词、句写了雾很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有关的词句,说说意思。教师可用“纱巾遮脸”,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望不见”、“看不清”、“不耀眼”的句意。结合讲读,学习生字“淡、耀”。比较“望”、“看”不同。3.试背第一段。教师可按“远处”、“近处”及空中方位顺序,帮助学生理清句序,练习背诵。三、练字练句,细读第二段。1.用比较法学习第4、5小节。教师可指导学生与第一段对照,了解雾散后景色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射出光芒来”、“望得见”、“看得清”,这些词语在朗读时读重音,使雾中和雾散后的景色

4、对比更加强烈。2.读读练练,学习6—8节。按“什么地方”、“什么怎么样”或“谁干什么”的句式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学习生字“原”,口头完成练习4。3.重点理解第8节比喻句。让学生理解“灯笼”比作大柿子的形状,找出表示柿子多少、大小、颜色、形状的词语,完成课后练习。4.读中理序,指导背诵第二段。课文第5—8节,每节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每节写法有相似的句式。这两个特点可用来引导学生背诵。四、配乐朗诵,激发朗诵兴趣。配乐朗诵时,可让儿童闭目想象大自然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老师概括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

5、文。五、复习巩固生字,指导书写。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庄、稼、初。附送: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鹳”“欲”2个生字,会写“依”“穷”“目”3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3.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使学生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并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教学素材:《登鹳雀楼》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释课题1.同学们知道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在黄河流过

6、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课件出示1)(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课件出示2)齐读课题。2.注意读准“登”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登”是什么意思?(登上)讨论: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个字呢?“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3.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4.过渡语: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3)1.要求:①借

7、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②看看从这首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③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2.(视频播放)播放范读古诗。(课件出示4)3.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课件出示5)4.领读、齐读。诗会读了,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去看一看哪里的景色吧!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一)理解“白日依山尽”(课件出示6)1.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太阳)。依(依靠,依偎的意思)2.(指“尽”)这个字读什么?jìn再读。我们平时常用到这个字,谁来组词?“尽”是什么意思?(消失)3.太阳怎样?“依山尽”是说太阳——靠着群山慢慢落下去,最后

8、消失不见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