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三经之一---人物志

观人三经之一---人物志

ID:47127496

大小:117.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8-09

观人三经之一---人物志_第1页
观人三经之一---人物志_第2页
观人三经之一---人物志_第3页
观人三经之一---人物志_第4页
观人三经之一---人物志_第5页
资源描述:

《观人三经之一---人物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物志序阮逸撰人性为之原,而情者性之流也。性发于内,情导于外也,而形色随之。故邪正态度,变露莫状,溷而莫睹其真也。惟至哲为能以材观情、索性、寻流、照原,而善恶之迹判矣。圣人没,睹子之言各胶一见,以倡惑于后、是俾驰辩斗异者得肆其说,蔓衍天下。故学者莫要其归,而天理几乎熄矣。予好阅古书,于吏部中得刘邵《人物志》十二篇,极数万言。其述性品之上下,材质之兼偏,研幽摘微,一贯于道,若度之长短,权之轻重,无铢发蔽也。大抵考诸行事,而约人之中庸之域,诚一家之善志也。由魏至宋历数白载,其用尚晦而鲜有知者。吁!可惜哉。矧虫篆浅枝,无益于教者犹刊镂以行于世,是书也,博而畅,辩而不肆,非众说

2、之流也。王者得之,为知人之龟鉴,士君子得之,为治性修身之(),其效不为小矣。予安得不序而传之。媲夫良金美玉,(椟)一启,而观者必知其宝也。《人物志自序》【原文】副圣贤之所美(1),莫美乎聪明(2)。(天以三光著其象,人有聪明邵其度。)聪明之所贵(3)。莫贵乎知人。(聪于书计者,六艺之一术。明于人事者,官材之总司。)知人诚智(4),则众材得其序(5),而庶绩之业兴矣。是以圣人著爻象(7),则立君子小人之辞(8)。(君子者,小人之师。小人者,君子之资,师资相成,其来尚矣。)叙诗志(9)则别风俗雅正之业(10)。(九土殊风,五方异俗,是以圣人立其教不异其方,制其政不改其俗。)

3、制礼乐,则考六艺袛庸之德(12)。(虽不异其方,常以师礼为首,虽不改其俗,常以孝友为本。)躬南面(13),则援俊逸辅相之材(14)。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继天成物,其任至重,故求贤举善,常若不及。)天功即成,则并受名誉。人物志  《人物志》每篇讲一个问题。首先讲《九征》。他认为人物的性情由于  人的禀气不同,从形态展示,共有九种。其中以中和之质为最贵。“凡人之  质量,中和最贵美。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  平淡而后求其聪明。”他把儒家中庸之道作为观察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并以  此来定评人物。第二讲《体别》。他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有不同

4、的  优点和不足,用人者要知其所长,明其所短。并由此分析了十二种人的性格  和优缺点。第三讲流业。他认为人的流品大略有十二种,据其不同,可以任  命他们担任各自不同的职务。如法家,立宪垂则,可以任司寇。口辩家,应  对给捷,可以任外交。第四讲《材理》。他认为人的材质既不同,理智也不  同。应加鉴别:理有四部,明有四家,情有九偏,流有七似,说有三失,难  有六构,通有八能。第五讲材能。他认为人的材能有大小,应量其力而任其  职,才能人尽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宽宏的人,可以任郡国守、相。如  国君以用人为能,能听话为能,能行赏罚为能;臣子以承担本职工作为能,  能说话为能

5、,能行动为能。第六讲利害。他认为除清节家外,其他各家都有  利弊,利于国家,害及自身。如“法家之业,本于制度,待乎成功而效,其  道前苦而后治,严而为众。故其未达也,为众人所忌,己试也,为上下之所  惮。其功足以立法成治,其弊也为群枉之所仇。其为业也,有敝而不常用,  故功大而不终。”第七讲接识。他认为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    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能兼达众材。第八讲英雄。他认为“聪明秀出  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徒英而不雄,则雄才不服也;徒雄而不英,  则智者不归信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  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

6、雄,故能成大业也。”第九讲八观。他认为人们的  才智各异,考察他们有八种方法。“一曰观其救夺,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  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  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知,以知其长;  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他认为对各种人物要仔细辨析,有时似是而非,  如“直而讦者偏也。”有时似非而是,如“大权如奸而有功,大智如愚而内  明。”第十讲七缪。他认为对人物的考察是极其复杂的,往往出现七方面的  谬误。“一曰察誉而偏颇之缪;二曰接物有恶之惑;三曰度心有大小之误;  四曰品质有早晚之疑;五曰变类有同体

7、之嫌;六曰论材有申压之诡;七曰观  奇有二尤之失。第十一讲效难。他认为知人的效能有二难。有难知之难,有  知之而无由得效之难。为什么无由得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上材己莫知,  或所识者在幼贱之中未达而丧,或曲高和寡,或身卑力微,言不见亮。”他  概叹说:“须识真在位,百不一有也。”第十二讲释争。他认为争则两败俱  伤,和则两利。他举例说:“并辔争先而不能相夺,两顿俱折,而为后者所  趋。”他教育人们,“知屈之可以为伸,故含辱而不辞,知早让之可以胜敌,  故下之而不疑,及其终极乃转祸而为福,屈仇而为友,使怨仇不延于后嗣,  而美名宣于无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