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126665
大小:15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09
《第五单元计划及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计划及教案 一、 单元名称: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二、 单元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理解词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问题,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3、理解和积累日积月累中的6条歇后语,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激发学生阅读和收集歇后语的兴趣。引导学生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增加语言储备,提高相应的语文素养。4、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5、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演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进
2、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理解和学习缩写的方法,做一次缩写的练习,继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三、单元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理解词意。2、理解和积累日积月累中的6条歇后语,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激发学生阅读和收集歇后语的兴趣。引导学生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增加语言储备,提高相应的语文素养。四、单元难点: 1、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问题,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2、理解和学习缩写的方法,做一次缩写的练习,继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
3、材可用14—17课时,其中《将相和》3课时,《草船借箭》3课时,《景阳冈》2课时,《猴王出世》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复习、检测2课时。七、教学措施: 本组教学,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18、将相和 一、教材简
4、析 本篇课文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
5、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人物品质。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
6、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11将相和 2、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板演: (1)“将”的读音有()()。这里应读(),“将”指的是()。 (2)“相”的读音有()()。这里应读(),“相”指的是()。 (3)“和”的读音有()()。这里应读()。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 二、设疑激趣、理清文脉,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由题目里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
7、),后来“和”了,“和”的原因是()。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 1、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以城换璧、秦国骗璧``````)结果怎样?(完璧归赵)要求答案的内容用四字加以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教学。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秦国骗璧”,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深谋远虑``````)对于这环节教师要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