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脂类在食品保藏

34脂类在食品保藏

ID:47116519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34脂类在食品保藏_第1页
34脂类在食品保藏_第2页
34脂类在食品保藏_第3页
34脂类在食品保藏_第4页
资源描述:

《34脂类在食品保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4脂类在食品保藏、加工中的营养问题脂类在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的变化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变化可能有脂肪的水解、氧化、分解、聚合或其他的降解作用。它们不仅可以导致脂肪的理化性质变化,而且也可使其生物学性质改变。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降低能值,改变酶体系,呈现一定的毒性和致癌作用。与此同时,受试者可出现生长迟缓、体重减轻以及有关的营养缺乏症状或疾病,甚至死亡。3.4.1酸败酸败是描述食品体系中脂肪不稳定和败坏的常用术语,其中有以下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作用机制。3.4.1.1水解酸败水解酸败是脂肪在有水存在下,在加热、酸

2、、碱及脂水解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游离脂肪酸。脂肪(甘油三酯)的水解产物有单酰甘油酯、二酰甘油酯和脂肪酸。完全水解时则产生甘油和脂肪酸。水解本身对食品脂肪的营养价值无明显影响。因其唯一的变化是将甘油和脂肪酸分子裂开,重要的是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可产生不良气味,以致影响食品的感官质量。例如原料乳中,因乳脂含有丁酸、己酸、辛酸和癸酸,水解后由它们产生的气味和滋味可使此乳变得在感官上难以接受,甚至不宜食用。一些干酪的不良风味,如肥皂样或刺鼻气味等也是水解酸败的结果。3.4.1.2氧化酸败油脂氧化酸败是油脂及油基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3、。油脂在食品加工和储藏期间,因空气中的氧气、光照、微生物、酶等的作用,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苦涩味和一些有毒性的化合物,这些统称为酸败。这种氧化通常以自动氧化的方式进行,油脂自动氧化是活化的含烯底物(如不饱和油脂)与基态氧发生的游离基反应,包括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3个阶段。一旦反应开始,就一直要到氧气耗尽,或自由基与自由基结合产生稳定的化合物为止。即使添加抗氧化剂也不能防止氧化,只能延缓反应的诱导期、降低反应速度。脂肪酸在自动氧化时可形成氢过氧化物(ROOH)。氢过氧化物是油脂氧化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本身并无异味,因此,有些油脂可能

4、在感官上尚未觉察到酸败的特征,但已有过高的过氧化值,可以判断这种油脂已经开始酸败了。它们很不稳定,在储存的过程中,甚至在低温时都会断裂和产生歧化反应歧化反应:在化学反应中,一个化合物起着氧化和还原两种作用,并因获得和失去电子产生两种或多种化合物。(dismutation),形成不同的羰基化合物、羟基化合物和短链脂肪酸。如同水解酸败那样,由脂类氧化而来的分解产物有更强的令人讨厌的气味。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的自动氧化,可导致在C8、C9或在C10、C11位上形成4种烯丙基氢过氧化物(allylichydroperoxiders)。脂肪酸不

5、饱和程度增加,氢过氧化物的形成更为复杂。这是因为有的双键发生转移。双键的转移有利于形成热动力学上更稳定的反式脂肪酸,致使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丧失其生物活性。脂肪氧化的分解产物,除了上述的醛和酸等之外,还发现有醇、酮、酯、内酯,以及芳香族与脂肪族化合物等。上述分解产物具有明显的不良风味,甚至含量极低时脂类都不可口。在氧化了的油脂中也可检测到许多不挥发性化合物。例如醛甘油酯(aldehydeoglycerides)、不饱和醛甘油酯(unsaturatedaldehydeoglycerides)、酮甘油酯(ketoglyceride

6、s)、含羟基和羰基的化合物、共轭二烯酮(conjugateddieneketones)和环氧化合物。也发现有由C—C键和醚过氧基形成的二聚体和多聚体,这些物质因具有妨碍营养素消化、吸收等的作用,近年来颇引人注意。3.4.2脂类在高温时的氧化作用脂类在高温时的氧化作用与常温时不同。高温时不仅氧化反应速度增加,而且可以发生完全不同的反应。常温时脂肪氧化可因碳键断裂,产生许多短链的挥发性和不挥发性物质。高温氧化(>200℃)时,脂类则可含有大量的反式和共轭双键体系,以及环状化合物、二聚体和多聚体等。在此期间所形成的不同产物的相对比例及其性

7、质则取决于温度与供气的程度。酯类热氧化聚合是指油脂在空气中加热至高温时即能引起热氧化聚合,油炸食品所用的油逐渐变稠,即属于此类聚合反应。关于热氧化聚合体形成,一般认为是碳—碳结合所生成的聚合体,而几乎无双烯加成的环状化合物,如从油炸温度下(200℃左右)加热的油脂中可分离出甘油酯二聚物的有毒成分,这种物质在体内被吸收后,与酶结合,使酶失去活性,引起生理异常现象。脂类高温氧化的热聚合作用可分成两个不同阶段,它在玉米油中的表现最为典型。第一阶段是吸收氧,同时将非共轭酸转变为共轭脂肪酸。油脂的羰基值明显增加,而折射指数和黏度变化很少。第二

8、阶段则共轭酸“消失”,羰基值下降,折射指数和黏度增加,表明聚合物形成。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聚合物含量增加。至于油脂起泡可能与高度充氧的极性聚合物有关。热氧化作用也降低胆固醇含量,它可能转变成挥发性或多聚产物。3.4.3脂类在油炸时的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