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111539
大小:2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5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共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②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③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①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②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③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②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③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教
2、学重点①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②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2教学难点①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②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③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2.3教学易考点①分子的性质特点?②分子和原子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③利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相关现象。3专家建议4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入情境——进行实验——思考练习5教学用具实验仪器:三个50ml烧杯,一个200ml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温度计,玻璃棒。实验样品:浓氨水溶液,酚酞溶液、酒精溶液、品红溶液。6教学过程6.1第一课时在上课之前
3、,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始本堂课的教学。可以向学生们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例如:1.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2.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不见了?3.衣柜中的樟脑片为什么不翼而飞了?4.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于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这一没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板书:课题1分子和原子[过渡]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存在
4、及其特点。[板书]一、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过渡]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实验……[实验]向盛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提示学生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解释)[学生回答]如果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小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讲解]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板书]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呢?[板书
5、]2.分子的特点[提问]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分子吗?[回答]不可以。[提问]用普通的显微镜能观察到分子吗?[回答]也不可以。[提问]那怎么样才能看见分子呢?[回答]必须用非常先进的科学仪器。如刚才照片中提到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总结]用肉眼和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提问]分子这么小,有没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呢? [回答]经过预习可知,分子尽管很小,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
6、个水分子(以20滴水为1mL计算)。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可见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板书](1)质量很小,体积很小。[过渡]你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分子的知识吗?那么,就请大家按以下建议进行实验。[活动与探究]已知酚酞和氨气都足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1.取一烧杯,注入约40mL蒸馏水,然后加入5~6滴酚酞试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实验1的结论]溶液为无色。说明: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把酚酞加入蒸馏水中,只是对酚酞进行了
7、稀释,所以溶液仍为无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实验2的结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回答]不会。因为刚才说到酚酞遇酸不变色,醋显酸性,所以滴入酚酞溶液后,颜色不会有变化。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引图所示。观察12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3的结论]烧杯A中的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