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刻板印象的调查与测量1

典型刻板印象的调查与测量1

ID:47108559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5

典型刻板印象的调查与测量1_第1页
典型刻板印象的调查与测量1_第2页
典型刻板印象的调查与测量1_第3页
典型刻板印象的调查与测量1_第4页
典型刻板印象的调查与测量1_第5页
资源描述:

《典型刻板印象的调查与测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典型刻板印象的调查与测量评述期中考试专业年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典型刻板印象的研究与评述摘要: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本文就部分刻板印象理论一一作以介绍,并对其优点和缺点进行评述。关键词:刻板印象,评述1前言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

2、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

3、角也开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有关刻板印象的经验研究始于卡茨和布雷利(1933),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创立了一种测量刻板印象的方法—检核法,卡茨和布雷利的做法是,给被试一系列词,让他们就某一特定团体挑出五个最能体现该团体特征的特质词(最典型的词),被试在选词方面的一致性程度,即表现刻板印象的强弱;选出五个词,就是刻板印象的内容。自这方法问世,刻板印象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但研究范围及性质,主要还在于收集比较人群(如种族、性别等)的刻板印象。加德纳等人推出了一种比较数量化的测量方法,该方法要求被试在一系列的两极特质表上评定某个团体,然后用T检验,找出量

4、表中性点有可信差异的特质。这些特质就是刻板印象的内容:与中性点的差异表示刻板印象的强度。该方法简称为两极特质测量法。布里格姆也提出过一种测量方法。他要求被试判断组内概率,意即某团体有百分之多少人拥有某种特质属性。如果以百分之五十为中性点,等于或低于中性点,都表示有刻板印象,这一方法显然不同于检核法,两者所测的结果有时有出入。例如,用检核法挑出的“最典型”特质,很多情况下只为不到一半的团体成员所拥有。两极特质量表中的中性点,组内概率的50%,只是假定的中性点,它们并不是反应全体人在该特质属性上的分布的中性点。由此可见,两极特质评定法与组内概率测量法,并不能保证所测量的就是刻板

5、印象。在布里格姆的工作基础上,麦考利和斯蒂特援用了决策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另外一种测量刻板印象的方法。具体地讲,麦考利等人认为刻板印象就是有关一类人有别于他人的概括。换句话说,刻板印象就是根据个体属于哪一团体而就其属性做预测,这一预测,遵从概率论中的Bayes公式。安德森和香特尔认为,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Bayes模型:①作为数理统计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实际决策中的一个辅助性统计工具;③作为描述人类思维的理论模型。前两个方面,贝斯模型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但在第三个方面,贝斯模型基本上是不成立的。在此基础上。安德森等人提出了信息整合理论。2典型刻板印象理论的介绍与评述2.1

6、信息整合理论安德森认为印象形成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评价,即给信息刺激标准定量值和权数;第二个过程是整合,即将量表值按权数综合起来,得到一个主观判断。力昂和安德森根据整合理论的平均模型,提出了一个比较率原则。刻板印象是有关一类人有别于他人的概率。当要求被试从具体属性做类别判断或预测时,被试的反应倾向有很多种可能,但“多选一”的反应方式使得明反应只有一种。这种情况正好用比率原则来描述。尽管信息整和理论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理论体系也日益完善,但是,它也受了很多批评。首先,是权数及度量值的标定问题。整合理论有时干脆是根据已有的数据来确定加权,整合理论本身预测性显得不够。由此看来

7、,如何确定度量值和权数,不仅仅是实验分析技术问题,它可能预示着整合理论的局限所在。另外,不少人批评整合理论知识描述输入—输出函数的模型。它并没有探讨在输入、输出函数之后隐藏的心理过程。2.2社会认同理论这一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1979年)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ty)和比较(comparison)(因此又被称为CIC理论)。首先是分类,分类不仅帮助我们将众多的人简单化,而且也界定了某类人是怎样的。如果知道了某人属于某个类别,然后就可以推论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