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

ID:47092660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25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_第1页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_第2页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_第3页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_第4页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学科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一、设计理念:为了贯彻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理念与目标,即“小学品德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事实上,小学阶段是人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生良好道德观念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基于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有益的训练。在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基本认识内容占了相当的数量(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2、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敢于探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根据课程与教材的特点,我们探索制定小学品德关于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基本认识类教学内容的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二、模式特征:小学品德体验感悟式教学模式,易于激活学生的生活基础和经验,遵循了小学生对生活问题好奇心强烈、喜欢刨根问底等个性特点。便于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视界,适合在农村小班额教学中开展讨论交流、实践展示等活动,充分体现教学的针对性,更利于训练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听讲转变为合作、自主、探究等。模式简明,具有指导性,易于理解

3、和运用。三、模式流程:1、引出话题(把握主题,紧扣经验或基础,引出有意义的话题。)2、交流感悟(承接交流,面点结合,逐层展开,体验感悟。)3、文本引导(阅读文本,展开探究,对照感悟,深化认识。)4、实践展示(组织实践,操作展示,评价分析,强化认识。)5、拓展提升(引导总结,拓展认识,提炼观点,指导实践。)四、实施策略:1、 引出话题应在把握课时教学主题的前提下,选择紧扣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教师提出或引起学生提出学生具有经验或基础的话题,揭示课题。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自觉将学习

4、内容与生活经验或基础联系起来。这个环节的教学应注意引出的话题要对主题教学具有实在意义,避免学生说空话。2、 交流感悟中可以细化为这样几个连续的步骤:(1)继续让学生交流提出的话题,让学生广泛拾取对生活的回顾,从面上打开学生思考的空间。但应避免空泛和重复。(2)承接着引导最后一个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对事件和事物的体验,沿着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朝着教学主题体现的观点进行深入的感悟。(3)由点及面地展开到引导其他学生对自身体验与感悟的交流。特别注意有层次地(从不同人群、不同类型、不同角度、不同环境等)引

5、导学生交流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4)引导学生提炼在主题观点下的具体观点或指导总结学习方法。3、 文本引导时可以分别采用以下方式:(1)指导学生观察文本中有代表性的图片呈现的景物特征及人物表情、行为探究人物心理,从而引导学生强化对已有具体观点的认识,深化和丰富主题下的具体观点。(2)指导学生自我阅读文本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整理知识要领,进一步理解和丰富自己提炼的观点。(3)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内容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更深入的提高对观点认识,并指导自身的良好行为。4、 实践展示应紧密结合学生对观点的

6、认识,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1)联系教材提示或搜集实际生活片段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中主题观点进行分析,分析人物表现的合理性和社会性;也可以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从主客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学生表现的情况从对主题的理解的角度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好理解观点,指导自身的行为。(2)组织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开展实践操作(搜集、整理、写、划、跳、唱等),强化学生对观点的认识,训练学生思维和能力,可以同时训练学生的规范行为。(3)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实践展示方法进行指导,结束时应对学生实践展示情况进

7、行总体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展示活动,引导整理和提炼观点。5、 拓展提升可以将整理和提炼的观点细化成具体的生活或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刚才获得的学习方法进行思考和交流;也可以将学生理解的层面从某些领域延展到更宽的领域或更高的领域;也可以让学生具体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总之,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在培养学生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品德观点的理解,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德行为能力。五、设计案例:指导教师:万州区教科所李达平执教教师:万州区凤凰完小谢辉2008年5月第一课: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教学目

8、标1、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知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多种多样。2、体会现代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3、感悟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1、同学们,每天早晨你是怎样到达学校的?(师提示:有的同学步行,有的同学借助了汽车这种交通工具)你们认为采用哪种方式到学校快一些?2、你们乘车还去过哪些地方?坐车的感觉怎么样?3、除了乘车,你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你乘坐的这种交通工具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