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078324
大小:8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8
《《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导学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定位: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2.能够解释与含碳物质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知识点一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探究活动】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进行着永不停息的转化,这些转化是非常重要的。观察下图,分析下列问题:(1)二氧化碳有哪些途径进入大气中? (2)水体中的含碳物质是从哪里来的? (3)自然界消耗CO2的过程有哪些? (4)温室效应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危害?
2、 2.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创造了许多奇迹,请看下面一幅图片。(1)①溶洞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钟乳石、石笋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实验模拟溶洞的形成,完成下列表格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Ca(OH)2(aq)中通入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Ca2++2OH-+CO
3、2===CaCO3↓+H2O)CaCO3浊液中通入足量CO2CaCO3浊液变澄清CaCO3+H2O+CO2===Ca(HCO3)2(CaCO3+H2O+CO2===Ca2++2HCO)将澄清溶液加热澄清溶液变浑浊Ca(HCO3)2CaCO3↓+CO2↑+H2O(Ca2++2HCOCaCO3↓+CO2↑+H2O)【学以致用】1.以下属于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转化过程的是(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葡萄糖②以无机化合物氰酸铵(NH4CNO)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 ③钟乳石、石笋的形成④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③
4、D.只有①③④2.A、B、C、D、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A为二元碱,微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两个变化的离子方程式: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 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探究活动】1.分析教材第68页图描述高炉炼铁过程中碳元素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描述下面转化过程。 3.我们使用的自来水中往往含有碳酸氢钙,因此水壶、传送热水的管道内壁常常积有水垢。由此你推测水垢中一定含有哪种物质?它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4.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碳及其化合物间转化的实例? 【学以致用】3.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液面
6、处内壁常附着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该物质是( )A.Ca(OH)2B.CaOC.CaCO3D.Ca(HCO3)24.无色气体X和灼热的碳反应得到一无色气体Y,Y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又得到无色气体X,则X、Y分别是( )A.O2、CO2B.CO2、COC.CO、CO2D.O2、CO1.CO2与碱反应产物的确定(1)CO2与碱反应的原理CO2与碱反应时产物与二者的相对量有关,当碱足量时生成碳酸盐,当CO2足量时,生成碳酸氢盐。如:①CO2不足时:CO2+2NaOH===Na2CO3+H2O②CO2足量时:CO2+NaOH===NaHCO3(2)CO2与NaOH反应有关量和产物的分
7、析反应情况生成物<1∶2NaOH过量,只发生反应①(余NaOH)Na2CO3=1∶2CO2与NaOH恰好按①反应Na2CO3<<1①②两个反应均有NaHCO3、Na2CO3=1∶1恰好发生反应②NaHCO3>1∶1只发生反应②,CO2剩余NaHCO3(3)依据产物的量来确定产物若已知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可采用极值法,假设固体全部是Na2CO3或NaHCO3,即CO2与NaOH全部转化为Na2CO3或NaHCO3,将已知条件与计算所得结果比较,即可确定其成分。根据固体质量和碳原子(或钠原子)守恒建立方程。2.C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