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宰我认为守三年丧太长了,孔子则认为人生下来要三年才能离开父母怀抱,只有守丧三年才能在情感上得到“安”。B.孟子从“天之道,人之道”两个方面寻求进入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路径,形成了对安身立命之道的比较系统的说法。C.宋明理学家多方吸纳理论成果,创立的新儒学对“安身立命”思想有更进一步的阐发,使之兼具治国、治身、治心的作用。D.基督教、佛教认为人必须靠救世主或佛来拯救,这是外在超越;儒家认为人要靠自己努力才能到达彼岸世界,这是内在超越。【解析】 D项,“才能到达彼岸世界”说法有误,从文中来看,“如果选择外在路向”,才会“把超越的目标定位在彼岸世界”
6、,而内在超越的目标世界是自我完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文章第一段引用《论语》中的一些话语,对“安身立命”做了比较具体的解释,指出了“安身立命”的基本含义。B.文章展现了“安身立命”思想的发展脉络:禅宗提出——孔子《论语》分析——孟子发展——宋明理学家完善。C.文章对寻找精神生活的两种方式“外在路向”和“内在路向”进行了分析,指出“安身立命”思想是一种内在超越。D.文章分析了“安身立命”出现、发展的过程,并指出安身立命之道可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资源。【解析】 B项,对“安身立命”思想的发展脉络的梳理有误,从文中的第一段开头可知
7、,出自禅宗的只是“安身立命”这个成语,作为一种理学思想,它则出自儒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安身立命”的实质是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确立人生的价值取向,承担君子应有的使命。B.孟子选择内求的心性修养路线,是因为他相信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只要下功夫寻回业已失掉的本心即可。C.“安身立命”思想从产生至今都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身心健康。D.对于现代中国来说,继承发展儒家“安身立命”思想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解析】 D项中“势在必行”“只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