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的判定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的判定

ID:47032533

大小:3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1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的判定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的判定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的判定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的判定_第4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的判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的判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教师: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三中学宋盛华2017年6月《18.2.1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武威第十三中学宋盛华一、内容和内容解析矩形的判定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二节矩形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的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是后续学习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知识的基础,为研究线段相等及角相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的实际水平,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经历实践、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亲身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观念,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在选题时,遵循

2、学生的认识规律,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配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教学中,通过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微课《矩形的判定》学习,使学生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与计算.2.过程和方法:经历探索矩形判定条件过程中的猜想、分析、类比、测量、交流、展示等手段,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几何分析思路和方法.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和应用矩形判定等知识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在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3、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矩形判定方法的探究与应用.教学难点:矩形判定方法等知识的应用.(三)目标解析本节课是矩形的第二课时,所以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主要考虑如下:1.知识技能:通过微课《矩形的判定》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与计算,在本节课中要达到如下要求:理解矩形的定义,会用定义法来判定矩形,通过探究,掌握矩形判定的另外两种方法(1.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证明与计算.2.数学思考:通过微课《矩形的判定》的学习,经历探索矩形判定条件过程中的猜想、分析、类比、

4、测量、交流、展示等手段,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几何分析思路和方法,在教学中重视矩形判定定理的探索过程,通过举反例图形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如在微课中,探究“最少有几个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和“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证明等环节,得出了矩形的判定定理一“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和判定定理二“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样的结论.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3.解决问题: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能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发挥其积极作用来解决问题,整个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

5、体作用,个别提问较多,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然后表述解题思路,教师只做了适当点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课堂的教学形式和习题处理形式上,采用了多媒体直观操作与几何论证相结合,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4.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和应用矩形判定等知识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在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本节课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论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并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经历运用矩形的判定

6、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体验在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后提出的.因为有了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做为基础,所以本节课采用了“类比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学习”的方法进行新知的探索与学习.在微课设计设计中,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学习引出主题“矩形的判定”,再对矩形的判定方法进行猜想与验证,紧接下来设计了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学

7、以致用,最后进行了本课小结.在设计中,我一直想要抓住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索猜想新知验证新知,课堂上也看到了大部分学生们在积极认真的思考问题,但是小部分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对于探索证明的方法还是有些欠缺,加上课堂上关于逻辑思维的证明引导的不够充分彻底,不能够为学生做好充分的铺垫,所以部分学生感觉推理困难,这是最遗憾的地方.在学生应用判定定理做习题中,也没有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汇总巡视学生做题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只是做个别指导,有的同学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