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而的辨析

文言虚词而的辨析

ID:47015115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2-03

文言虚词而的辨析_第1页
文言虚词而的辨析_第2页
文言虚词而的辨析_第3页
文言虚词而的辨析_第4页
文言虚词而的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而的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而”表修饰和表承接辨析我们先排除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不属于大家难区分点。1、“而”字前后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但“而”并非表示承接或修饰,关系十分明确。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分析:“而”表转折)例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分析:“而”表并列)例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分析:“而”表递进)例4:锲而舍之、死而有知。(分析:“而”表假设)例5: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分析:“而”表因果)例6: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分析:“而”表目的)2、“而”字前面出现的是非动作性的词语或短语,而是形容词或表时间、方位、方向、方式等的词语或短语,这种情况下,“而

2、”表修饰,“而”前的词语作“而”后的动词的状语。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分析:“盛气”译为“气冲冲地”)例2:面山而居。(分析:“面山”译为“面对着山”,介宾短语作状语。)例3:顺流而东行。(分析:“顺流”译为“顺着河流”)其余如“徐而察之”“子路率尔而对”“吾徇徇而起”“吾尝终日而思矣”等,“而”字都表示修饰关系。问题的焦点出在什么地方呢?出在“而”字连接的是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而前后关系又非前面所说的几种。如果前后是表承接关系的,那么,前一个动作往往在结束以后,才发生后一个动作;相反,表修饰关系的,前面那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往往会伴随后面那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不会结束以后再

3、发生后一个动作。下面分条给予说明。1、表承接:前后两个动作依次发生,且前一个动作结束后才发生后一个动作。例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坐。(分析:“度其足”这个动作完以后才会发生“置之坐”这个动作,而不可能让“度其足”这个动作伴随“置之坐”直到结束,前后是承接关系。)例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分析:“受”完了以后才“藏”,前后是承接关系。)例3: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分析:“扣”和“聆”不可能同时存在,必须“扣”了以后才可能“聆”,前后是承接关系。)例4: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分析:“入”只是一个跨步进入的动作,这个动作在跨进门以后就已经完成,然后只发生“徐趋”的动作,前后是承接关系。

4、“至”和“自谢”同理。)例5:学而时习之。(分析:“学”完了以后才谈得上“习”,“学”和“习”不可能同时存在,前后是承接关系。)例6: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分析:“释其耒”完了以后才“守株”,前后是承接关系。)例7:灭滑而还。(分析:“灭滑”完了以后才“还”,前后是承接关系。)2、表修饰:前一个动作发出后一直延续下去,与后一个动作同时存在。例1: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分析:“斧斤考击”伴随了“求”的整个过程,是“求”的方式状语,前后是修饰关系。)例2: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分析:“负”伴随了“前驱”的整个过程,是“前驱”的状态状语,前后是修饰关系。)例3:夜缒而出。(分析

5、:“夜缒”伴随了“出”的整个过程,是“出”的方式状语,前后是修饰关系。)例4:登高而招。(分析:“招”的时候,“登高”这个动作一直在伴随,是“招”的方式状语,前后是修饰关系。)例5:窥镜而自视。(分析:“窥镜”伴随了“自视”的整个过程,是“求”的方式状语,前后是修饰关系。)例6:吾尝跂而望矣。(分析:“望”的时候一直都在“跂”,“跂”是“望”的方式,前后是修饰关系。)例7:执其手而与之谋。(分析:“执其手”伴随了“与之谋”,是“与之谋”的情态,前后是修饰关系。)例8: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分析:“笑”伴随了“止”,不可能“笑”完以后才去“止”,前后是修饰关系。)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通常

6、人们理解的“而”字表承接还是表修饰,采用这种方法就能较好的解决了,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当然,也有无法判断前后两个动作是否同时存在的现象,但那毕竟是少数。语文学习不像理科,通常都没有绝对的判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