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及其作品

巴金及其作品

ID:46999968

大小:1.69 MB

页数:105页

时间:2019-12-02

巴金及其作品_第1页
巴金及其作品_第2页
巴金及其作品_第3页
巴金及其作品_第4页
巴金及其作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金及其作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巴金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人他给中国现代文学增加了一种热度,也增加了一种纯度。这种纯度是以一个青年人的视角来看世界,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纯而又纯的激情。这种热度就是那种青春的放歌和赞歌;巴金巴金的生平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少年目击了大家庭内部种种腐朽丑恶的生活,“五四”后形成民主主义思想。1923年,巴金离家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年巴金赴法国留学,开始写作。1936-10,鲁迅逝世,参与守灵、抬棺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文

2、联和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巴金”是作家用得最多,影响最大的笔名。这一笔名并非代表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意思。巴金1958年谈到这一笔名的来历:“巴”字是纪念一个在法国自杀的名叫巴恩波的中国同学,“金”字是一个学哲学的安徽朋友半开玩笑地说“金”字好记。巴枯宁(1814—1876)克鲁泡特金(1842---1921)巴金(右三是外婆抱着的幼年巴金)◇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图为巴金的夫人萧珊。◇从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后由三联书店香港

3、分店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结集出版。这是历经十年文革炼狱磨难的巴金对历史与人生作出的深刻的检视与理性的反思。巴金格言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  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  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   我唯一的心愿是:   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巴金《愿化泥土》(写于1983年6月29日)王蒙:他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也是榜样。刘心武:巴金是文人的信仰和力量,是中国作家的良心。陈思和:巴金一生坚持真理,坚持自己的理想,完美地体现了五四运动的精神。金庸:巴金是中国作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不仅是因为他的小说好、文章好

4、,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伟大。巴金巴金的部分作品巴金创作的分期(有两种分类)第一种1.青春激情期:二、三十年代,以《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为代表;1928年创作发表处女作《灭亡》,标志着巴金作家生涯的正式开始。2.现实沉思期:四十年代以《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为代表;3.忏悔反思期:80年代初《随想录》,95年后的《再思录》为代表第二种早期:1927年春天旅法期间开始创作。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热情有余,沉淀不足,思想与情感大于生活与形象。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灭亡》、《新生》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中期:

5、现实主义基本定型,热情酣畅,形成独有的诗化风格,对悲剧人生的价值肯定及浪漫抒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后期:现实主义风格转换,人物与主题都具有了人性与文化的复杂性,风格细腻沉蕴。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晚年:写有《随想录》,总数500万字,自编了14卷《巴金文集》。巴金的创作风格1、善于长篇小说创作,写了大量的三部曲。2、前后的风格不完全相同。30年代作品充满激情,是激情写作,是青春写作:单纯、热烈,躁动、焦虑。主要以青年恋爱、婚姻、革命为主要表现对象。40年代作品趋向写实,趋于冷静,甚至呈现出冷竣的色彩

6、。即使抒情,也是那种婉约式的情感。3、巴金最擅长的是写家庭,一是写封建大家庭,一是写小家庭。巴金的小说家庭、青春、激情构成了巴金早期小说创作的主要特征。“每一篇小说都混合了我的血和泪,每一篇小说都给唤醒了一段痛苦的回忆,每一篇小说都给我叫出了一声追求光明的呼号。光明,这就是许多年来我在暗夜里叫喊的目标。它带着一幅美丽的图画在面前引诱我,同时受苦的、惨痛的景象又像一根鞭子那样在后面鞭打我。为任何时候都只有向前走的一条路。”(巴金:《电椅集·代序》)《灭亡》处女作《灭亡》,1927年3月动笔,1928年8年完成,1929年1月《小说月

7、报》连载。小说《灭亡》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灭亡·序》(1929年10月开明书店版):“这书里所叙述的并没有一件是我自己的事,然而横贯全书的悲哀却是我自己的悲哀。固然我自己是流了眼泪来写这书的,但为了不愿使我的哥哥流眼泪起见,我也曾用了曲

8、笔,添加一点爱情故事,而且还造出杜大心与李静淑的关系来。”《灭亡》杜大心最突出的特点是“恨人类”:“至少在这人掠夺人、人压迫人、人骑人、人打人、人杀人的时候,我是不能爱谁的,我也不能叫人们彼此相爱的。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