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968273
大小:336.8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2-01
《《心理学理论总复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学理论社会心理基础心理发展心理心理学基础心理过程(共性)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识/注意情感情绪:态度和内心体验意志:行为人格(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心理学基础心理过程(共性)认知过程:感觉个别属性。感受阈值。感觉适应/后象/对比/联觉知觉多个属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记忆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识记/保持/回忆/遗忘瞬间/短/长思维信息加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问题解决/启发/定势意识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无意识/睡眠和梦注意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情感过程:态度和内
2、心体验。情感、情绪作用:适应/动机/组织/信号心境/激情/应激意志过程:行为动机冲突:双趋式/双避式/趋避式/双重趋避式心理学基础人格(个性):弗洛伊德/荣格/艾森克/卡特尔倾向性: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尊/自我实现/动机:激发个体朝向和实现目标的动力生理性/社会性原始/习得有意识/无意识内在/外在价值观: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心理特征:气质:先天。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性格:后天。态度/意志/情绪/理智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
3、3岁)动作发展认知发展: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社会性发展:情绪、气质、社会性依恋、自我意识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6岁)主导活动:游戏认知发展:言语、记忆、思维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和第一反抗期道德行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同伴关系童年期的心理发展(7-12岁)认知发展:记忆、思维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亲子关系、同伴青春期心理发展(12-18岁)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冲突期:身心发展不平衡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8-45岁)生理心理趋于成熟担负人生发展任务角色多次转换中年期的心理发展(40-65岁)生理成熟心理稳定青年到老年的过渡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4、(65岁以上)丧失与毕生发展观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联想:经典条件反射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模仿:儿童学习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符号互动论——戈夫曼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对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个体在应对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社会角色与自我社会化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成
5、社会人的过程。载体:家庭、学校、传媒、参照群体社会角色: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失调自我: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对他人表情的知觉:面部、身段、言语对他人人格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对行为原因的认识印象形成的效应: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版印象印象管理策略1、按社会常模或以对方的好恶整饰自己。2、隐藏自我3、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4、投其所好。归因个体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影响因素:社会视角的影响自我价值保护观察位置时间因素社会动机亲和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侵犯动机利他动机中等
6、强度动机活动效率最高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求社交情绪焦虑、羞耻、嫉妒、内疚人际关系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支配、感情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1、主动包容式2、被动包容式3、主动支配式4、被动支配式5、主动感情式6、被动感情式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人际吸引相似性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2、吸引力3、社会地位的相似4、年龄的相似互补性可视为
7、相似性的特殊形式。1、需要的互补2、社会角色的互补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外貌吸引力人格品质熟悉性和邻居性人际互动与沟通人际互动与沟通互动:合作与竞争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非言语沟通: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和触摸姿势人际距离互动:合作与竞争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非言语沟通: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和触摸姿势人际距离社会影响从众模仿暗示社会感染爱情、婚姻与家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