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ID:46948222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2-01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_第1页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_第2页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_第3页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艺术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课题印象•音•画课型或模块艺术鉴赏学校广州市第十七中学艺术科年级高一级执教人于晶性别女年龄50职称高级教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印象主义音乐和绘画之间的联系;注意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学民主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2、过程与方法目标将聆听体验、欣赏比较、拓展探究等实践活动贯穿整个课程。3、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印象主义音乐与绘画的特点。2.探索印象主义音乐和绘画之间的共通关系。教学重点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征教学难点聆听音乐,认识和理解印象主义音

2、乐教学内容分析以审美为核心创设教学情境,以多元为手段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从音乐中想像画面,从绘画中体会音乐,感受一动一静,动静相宜的美好意境。本课围绕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和印象派画家莫奈《印象.日出》等内容展开艺术鉴赏教学,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式学习,用对比的形式欣赏贝多芬和德彪西的《月光》,感受乐曲在旋律、音色、风格上的异同,从而加深对印象派音乐和绘画的体验与感受。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先赏后析、以点带面的教学策略,在音乐与绘画的一动一静中,感受动静相宜的意境。教具学具媒体准备引导学生课前搜

3、集有关印象主义音乐和绘画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的剪辑合成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教的活动学生学的活动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导入阶段创设情境1.课前:播放《大海》第一乐章2.欣赏:谭盾—《水乐》片段3.导入新课《印象•音•画》1.欣赏《水乐》2.答疑视频音频课件展示工具书提出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阶段1.聆听:《海上》—从黎明到中午。2.设疑:用文字或绘画勾勒你所“听到”的“黎明的海”和“中午的海”。3.欣赏:莫奈《印象.日出》,设疑:印象派绘画风格。4.德彪西与

4、印象派音乐的特点。5.设疑:印象派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1.聆听《海上》——黎明和中午的海。2.学生以文字或绘画交流听后感。3.欣赏:《印象.日出》画,解释“印象派”一词以及印象派绘画的特征。4.归纳:德彪西与印象派音乐特征。5.探讨:印象派音乐与绘画的联系音频视频课件展示学生资料搜集采用自评与他评方式1.坚持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意在启发学生聆听《大海》音乐时,想像大海的“情境”,从感性上接触、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征。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3.拓展学习视野,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阶段1.设疑:你熟悉的音乐作品中

5、,有哪些运用了印象派的创作技法?2德彪西《月光》vs贝多芬《月光》1.观赏影片《海上钢琴师》片段2.班得瑞的音乐(建议课后了解)3.分享《月光》的欣赏体验(课前布置)采用他评的方式1.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1.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结束阶段德彪西说“我非常热爱音乐。唯有音乐能够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风,像天空,像海洋,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总之,印象派时期的音乐与绘画打破传统的束缚,追求创新。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不连贯的短小动机

6、,都是印象派明显的标志,它是我们现代音乐主义的开端。师生交流学习感受和收获采用采访式总结评价课后反思设计时间:2013年10月29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