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的求新与规避

考场作文的求新与规避

ID:46926056

大小:231.6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30

考场作文的求新与规避_第1页
考场作文的求新与规避_第2页
考场作文的求新与规避_第3页
考场作文的求新与规避_第4页
考场作文的求新与规避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场作文的求新与规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场作文的求新与规避作文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是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真正的好作文都是率性而为、有感而发、自由表达的产物,而且都是不拘一格、活泼灵动的。它拒绝虚假,反对作秀,本质上是心灵世界的展示。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高考作文虽然也是作文,但它是限定题目、限定时间,限定在考场内完成,同时还得考虑便于阅卷,这就决定了它跟平时作文不完全一样。对每位考生来说,既要遵循作文的普遍规律,更要注意其特殊性。要想让自己的高考作文能得到一个好分数,一要有新意,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二要懂规避,不能用多数老师不喜欢的写法,不能违背相关的规矩。一、高考作文的求新(一)立意新这里谈的“立意”专指议论文论点的确定

2、。使论点新颖独到的方法很多,以下方法供选用:1、拆解题目如“和谐”一题,你可以对两个字进行拆解。“和”,左边是“禾”,禾苗,它最终可以变成粮食,泛指物质财富;右边是“口”,指人。“和”就是每个人都有粮食吃,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再说“谐”,左边是“言”,说话,右边是“皆”,解释为“都”。“谐”就是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和谐”就是每个人都有饭吃,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物质需求和精神自由都有了,能不和谐吗?再如“正常”一题,也可拆解:正,正道,规律;常,常态,持久。正常,就是走正道,按规律办事,就能保持常态,就能持续发展。这不就是科学发展观吗?2、逆向思考人们常说:“逆境出人才。”你可以说,

3、逆境不一定出人才,逆境首先是摧残人才,所以我们要珍惜顺境,利用顺境,早出人才。再说“名师出高徒”,你可以说:名师不一定能出高徒,因为能否培养出“高徒”,最终取决于“徒”是否真正想学,是否肯下功夫。3、转换角度“吹毛求疵”,原先用来批评那些故意找茬的人;如果换个角度,从“确保质量”上考虑,“吹毛求疵”就成了“严格把关,精益求精”的代名词,好得很。再如“喜新厌旧”,在感情道德领域,它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不良作风;如果换个角度,从事物发展的宏观上看,“喜新厌旧”则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思想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不正是在人们的不断喜新厌旧中进步的吗?4、改变条件“发展是硬道理”,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改变

4、条件,“发展而不科学”,那结论就不同了:发展而不科学就没有道理。再如“青春是美好的”,也是有道理的;如果改变条件,“青春而不理性”,那结论将改为:青春不理性是危险的。5、紧跟时代人们通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如今提倡成功教育、赏识教育,而从这个角度看,你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针对许多人过于浮夸的时代病,为了提醒人们不要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你甚至可以说:“成功是失败之母。”再如“忠言逆耳”,现如今提倡以人为本、尊重人格,要想把思想工作做好,不能靠强制性灌输,即使是“忠言”也不能“逆耳”,而应尽量采用让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6、设喻明理如果要你谈教育,你可以说,教育就像农民种庄稼,所以教育

5、常用“培养”“培育”“浇灌”“耕耘”等词,它注重过程,尊重规律。可眼下有人谈起教育,却常用“打造”“构建”等词。这是工业用词,它注重标准件,强调高速度。这不符合教育本身固有的规律,是对教育的一种扭曲。(二)材料新1、记叙文要选既能打动自己、又能感动别人的材料,可以是自己的一段特殊经历,也可以是他人的一个感人故事,甚至可以为一位历史人物或一个文学形象编个新故事,当然,前提是必须扣题。2、议论文你用来支撑论点的论据材料必须是新鲜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最好是“我有人无”的。它可以是一个生动的事例,也可以是一组很有说服力的数据。总之,要掌握好以下原则:(1)多选有细节的小故事,少选厚泛的大事件。(2)

6、多选贴近现实的,少选古代历史的。(3)多选正面积极的,少选反面消极的。(4)多选独特个性的,少选大家熟悉的。(三)形式新这里的“形式”是指文章的外部表现形态。方法可以自行创造。以下方法供选用:1、记叙文专用:(1)、用好“三”:三个镜头、三处地点、三张照片、三次对话、三段时间……总之,不要平铺直叙。(2)、用倒叙:把故事结局提升到最前面,再按顺序写故事的经过,中间可以有插叙。总之,要有点波澜。2、记叙文、议论文都可用:(1)用小标题:全文设置几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2)用日记体:日记可叙可议,开头一行一定要写“月、日、星期、多云”之类的话。(3)用书信体:书信也

7、是可叙可议,但既采用书信体,就得符合它的格式要求。(4)用访谈式:假设你去采访一个人,与之交谈,交谈内容可叙可议;叙述应亲切自然。注:不熟悉这几种文体不要用。(四)语言新这里所说的”新“是指语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或蕴含的意思很深刻,或形式很鲜活。要做到全文语言都新,不现实;局部有新意,努力一下,还是能做到的。以下方法供选用:1、引用诗文名句:平时背的古诗文名句可用到作用中去。2、适当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